零售消費|印度快商務市場規模爆炸成長!用戶增長放緩,電商巨頭夾擊,未來趨勢如何?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2月2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這幾年,印度的快商務(Quick Commerce)發展得超級快!根據創投公司Blume Ventures的報告,印度快商務市場的規模已經從2022年的3億美元,暴增到2025財年的71億美元,增長速度驚人。

快商務:就是比傳統電商還要更快、更即時的購物方式。像 Blinkit(Zomato 旗下)、Zepto 和 Swiggy Instamart 這些公司,主打 「幾分鐘內就把東西送到你家」,不管是生鮮雜貨還是電子產品,手機一點就能飛快送到,而這些極速配送平台的訂單交易總額在短短幾年間更是暴漲了24倍!

這種超快送貨的模式讓市場瘋狂成長,投資人也搶著砸錢進來,但問題是這種增長速度真的能一直持續下去嗎?

用戶增長開始放緩?電商巨頭殺進來,市場變難混

這份報告裡面提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快商務的用戶增長,很可能已經到了瓶頸。回顧過去,印度的共乘(如 Uber、Ola)、外送(如 Swiggy、Zomato)和電商(如 Flipkart、亞馬遜Amazon)剛開始時,大家一窩蜂地用,但後來增長就開始放慢,因為該用的用戶都已經用上了,新客戶變少,市場就沒那麼好賺了。

現在,快商務也可能會面臨一樣的問題——每月活躍交易用戶(MTU)可能很快就會變少,加上外來的競爭對手加入,這塊大餅不再是原本那幾家獨享的了!

並面臨來自大型電商平台的激烈競爭,包括沃爾瑪(Walmart)旗下的Flipkart、亞馬遜及信實工業(Reliance)等企業,這些電商巨頭手上有更強的供應鏈、更深的口袋,現在也想要進軍快商務市場。他們不一定能完全擊敗 Blinkit、Zepto 這些先來的快商務玩家,但競爭的加劇勢必會影響該產業的整體利潤空間。

監管壓力與市場衝擊

在印度,小型雜貨店一直是社區居民日常採購的主要來源,現在快商務發展起來,大家直接手機下單,幾分鐘就送到家,誰還會去小雜貨店呢?這會影響數百萬小店的生計,甚至可能讓很多店家倒閉。這種變化已經引起政府的注意,監管機構未來可能會介入,制定相關規範來限制快商務的擴張。

熱潮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本月,印度知名私募基金TVS Capital Funds主席 Gopal Srinivasan潑了盆冷水,直言這股熱潮「撐不了多久」,因為它完全依賴投資人的錢,沒有真正穩定的獲利模式,長期來看根本無法賺錢。

值得注意的是,Blume Ventures曾是陷入危機的快商務公司Dunzo的早期投資者,最近後者傳出經營困難,不僅裁員、創辦人離職,還拖欠供應商貨款,甚至可能倒閉,這也顯示出這個產業並非穩賺不賠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零售消費
消費趨勢
消費市場
印度
電商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