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Mina)-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2024.10.01

電動車|拜登新規恐重創汽車市場:每年銷量減少達2.5萬輛

圖片來源:AP美聯社

2024年10月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美中兩國在科技和經濟領域的競爭日益加劇,電動車(EV)產業成為最新的焦點戰場。美國政府近期對中國車輛技術實施了多項限制措施,涵蓋電動車的硬體、軟體,甚至與中國相關的互聯技術。

這一系列行動不僅反映了美國對國家安全的擔憂,也展現出其保護本土汽車產業、避免受中國廉價車輛衝擊的決心。這場圍繞技術與經濟安全的政策博弈,勢必對全球汽車市場和中美貿易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汽車銷量衝擊大!美國禁令讓電動車變貴,也更難買!

美國商務部於9月提出的禁令,計劃自2027年起禁止含有中國互聯技術的車輛銷售,並於2030年全面禁止相關硬體進口,根據商務部估算,禁令每年將導致美國汽車銷量減少1,680到25,841輛。

除了對銷售數據造成衝擊外,供應鏈的變動可能會推動汽車價格上漲,隨著中國零件和技術逐步被排除在供應鏈之外,生產成本的提升將轉嫁給消費者,進一步削弱他們購買電動車的意願。

這項禁令不僅影響美國市場,還可能在北美地區引發更廣泛的影響,加拿大已表示可能跟隨美國的腳步,對中國車輛技術採取類似的限制措施。

加拿大財政部長克里斯蒂亞·弗里蘭強調,由於美加兩國汽車市場高度依賴彼此,加拿大若採取相同的措施,將進一步提高北美市場的技術門檻,迫使跨國汽車製造商重新調整競爭策略,應對日益複雜的市場環境。

熱門車型無法進口!跨國車廠重新洗牌?

這項政策的影響不僅限於本土市場,尤其是那些依賴中國生產的車型。例如,通用汽車的別克昂科威(Buick Envision)與福特的林肯航海家(Lincoln Nautilus)都在中國製造,過去是美國市場的重要產品。然而,隨著新規的實施,這些車型將無法再進口至美國,迫使企業重新審視全球生產佈局和銷售策略,增加了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

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通用在美國售出了約22,000輛Buick Envision,福特則售出了17,500輛Lincoln Nautilus。這些車型在美國市場需求穩定,然而新規生效後,這些車型將無法進口,美國市場的產品選擇將因此縮減,削弱跨國汽車製造商的市場競爭力。

除了影響整車銷售,該禁令還將禁止價值15億至23億美元的中國及俄羅斯製汽車零部件進口,對供應鏈穩定性構成進一步挑戰。隨著零部件來源的調整,企業可能需要尋找替代供應商,這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也加大了供應鏈的複雜性。

從5G到汽車技術!美中科技對決愈演愈烈,數據安全成焦點

美國對中國汽車技術的限制措施,不僅反映了經濟層面的競爭,更牽涉到國家安全的考量。拜登政府強調,這些互聯汽車技術可能被中國用於間諜行為或遠程操控,對美國消費者的數據安全構成威脅。

因此,這項禁令旨在防止中國技術滲透到美國市場,同時減少潛在的網絡攻擊風險​​。然而,這樣的國安顧慮背後,實質上也是中美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競爭日益升級的體現。

隨著中國在電動車技術的快速崛起,不僅在電池技術上領先全球,在車載軟體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也具備強大優勢,這使得美國加強了對中國技術的防範,而汽車行業正是這場科技競爭中的新焦點。

美國的應對策略延續了近年來的對華技術封鎖,從晶片到5G,再到如今的互聯汽車,這些措施都反映出對數據安全與技術優勢的重視。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可能會針對特斯拉等在中國有龐大業務的美國企業採取反制措施,進一步加劇兩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科技競爭的持續升級,更多涉及數據與安全的產業將面臨同樣的壓力與挑戰。

美國切斷中國供應鏈,汽車製造成本和週期雙重上升

這些限制措施的推行,將迫使全球汽車供應鏈進行重大調整。中國在電動車供應鏈中佔據關鍵地位,許多重要零部件如電池與互聯技術依賴中國生產。美國試圖切斷這一鏈條,迫使汽車製造商尋找其他供應來源,這將顯著增加生產成本並延長生產週期。

同時,這些限制也將影響中國汽車品牌的全球擴張計劃。像比亞迪等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已開始在墨西哥和歐洲設廠,試圖通過海外生產進入美國市場。然而,根據新規,即便這些車輛在海外生產,如果仍使用中國技術,仍將被禁止進入美國市場,這對中國車商的全球擴張無疑構成新的障礙。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電動車
汽車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