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軍工|美國獲得沙烏地史上最大1420億美元軍售案,軍工巨頭搶進 Vision 2030 計畫

2025年05月14日 18: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25年5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川普於本週展開中東訪問行程,首站利雅德即宣布兩項足以改寫區域格局的政策,全面解除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和與沙烏地阿拉伯簽署總額高達6000億美元的多項合作協議,其中包含歷來最大規模的1420億美元軍售案

美國政策迎重大轉向

川普在利雅德投資論壇上宣布,美國將取消長期以來對敘利亞的制裁。該政策自1979年敘利亞被列為恐怖主義支持國後即持續至今,期間歷經2004年與2011年內戰後更嚴格的制裁加碼。

政策轉向的關鍵背景在於,去年敘利亞總統Bashar al-Assad被反對派領袖Ahmed al-Sharaa推翻後,政權變動成為美國政策轉向的契機

川普計畫近日與新任總統Sharaa短暫會面,象徵美敘外交解凍正式啟動。敘國外交部長Asaad al-Shibani社群平台表示,將是「敘利亞重建之路上的新起點」。

沙烏地鉅額投資

川普與沙烏地實質掌權者穆罕默德·本·薩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共同簽署多項協議,涵蓋能源、國防、礦業等領域,預計將引進總額達600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

其中1420億美元為軍售合約,成為美國史上最大單筆國防交易,範圍涵蓋空防、導彈、航太與通訊等先進系統。

有助於美國重振軍工出口與製造,就戰略角度而言,也為美國在面對中國在中東擴大投資與技術合作背景下,提供一個新的地緣制衡工具。

軍工巨頭參與

軍售案涵蓋多項由美國國防承包商供應的設備。洛克希德馬丁 (LMT-US)提供的C-130運輸機、導彈與雷達系統等設備。

參與企業還包括雷神 (RTX-US)、波音 (BA-US)與Northrop Grumman (NOC-US) ,顯示美國民間軍工產業也將深度參與沙國「Vision 2030」的國防現代化進程。

沙國是否能夠獲得多年來夢寐以求的F-35匿蹤戰機,仍未有明確說法

由於美國長期維持「軍事技術優勢保障(QME)」原則,確保以色列在中東保持對美軍備技術的領先地位,因此是否對沙國開放F-35輸出,仍待國會與國防部進一步審議。

延續川普時期軍售模式

沙烏地長期為美國軍火最大買家之一,川普在2017年任期內曾提案對沙國進行1100億美元軍售,但受限於沙國記者遇害事件後,僅少部分實際落地。

拜登政府雖曾試圖推動沙以關係正常化並納入軍事協議,但最終未能完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軍工
軍事
國防
沙烏地阿拉伯
川普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