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今 (19) 日舉行第 18 次會議後記者會,聚焦永續淨零科技、無人科技產業發展以及政府智慧治理案。國科會表示,政府近年積極推動無人機產業發展,已具備成果,未來將委由經濟部統籌,整合國發基金及國防部等相關部會資源,強化無人機自主研發,以期帶動國內供應鏈升級與聚落發展,預期至 2030 年無人機總產值將可突破 400 億元。
為打造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亞太中心,行政院於今 (2025) 年 10 月核定「無人載具產業發展統籌型計畫」,在 2025 年至 2030 年投入總經費 442 億元,由經濟部統籌,整合國發基金、國科會、工程會、海委會、交通部、數發部及國防部等資源,強化無人機自主研發,並以系統整合與在地化製造能量,為打造台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太中心。
經濟部產發署指出,無人機產業發展兼具國防自主與產業創新雙重戰略意涵,統籌型計畫聚焦「擴大國內外需求引導產業發展」、「技術開發與國際鏈結」、「形成產業聚落暨生態系」及「完善無人載具相關管理規則」四大策略,促進軍民應用並進與上下游鏈結,協助業者取得國際認證並拓展全球市場。
國科會表示,目前台灣無人機業者約有 250 家,擁有零組件或原材料、模組與整機製造整合的完整供應鏈,且具備快速、彈性的生產能力等競爭優勢,去 (2024) 年產值 50.5 億元,已切入全球主要商用無人機公司 (如美國 Skydio、法國 Parrot) 之供應鏈。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進一步指出,無人機為五大信賴產業之重要一環,具技術密集與應用廣泛特性,在統籌型計畫的四大策略與跨部會攜手推動下,將可打造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系,推升台灣於無人機民主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