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加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等名人的推波助瀾,「瘦瘦針」已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減重話題,這款被譽為「減肥神藥」的產品,不僅改變了無數人的體態,更在資本市場掀起千億美元的巨大商機,然而,瘦瘦針真的如此神奇嗎?背後潛藏哪些風險?而對於投資人而言,這股熱潮又該如何把握?本篇將結合全台最懂瘦瘦針的陳君琳醫師,以及財經專家股魚老師的觀點,深度解析瘦瘦針的醫療真相與背後的投資趨勢。
一、 解密「瘦瘦針」:從糖尿病藥到減重神器
許多人好奇,市面上常聽到的「週纖達(Wegovy)」、「猛健樂(Mounjaro)」或早期的「善纖達」,號稱「打一針抵減肥十年」,其成分究竟是什麼?
1. 原理與效果:
陳君琳醫師解釋,其實瘦瘦針的正確名稱叫作『腸泌素』,是我們小腸本來就會分泌的激素,最初用於控制糖尿病血糖。但在臨床研究中發現,它能顯著抑制食慾、增加飽足感並改變脂肪代謝,讓使用者達到「無欲無求」、不想進食的狀態。
-
週纖達(Wegovy): 屬於GLP-1單效型腸泌素,72週平均可減重約 17%。
-
猛健樂(Mounjaro): 屬於GLP-1加上GIP的雙效腸泌素,72週平均可減重約 22%。
相較於傳統飲食運動控制平均僅能減重3%-5%,瘦瘦針的效果已接近部分減重手術,因此被視為突破性的減重工具。
2. 副作用與安全性:
主要副作用集中在腸胃道(噁心、嘔吐、便秘、腹瀉),通常隨時間緩解。但在使用上有明確禁忌症:甲狀腺癌病史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建議使用(備孕需停藥兩個月)。
二、 誰適合打?小心「肌少症」風險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使用瘦瘦針。FDA核准的適應症為:
-
BMI > 30(肥胖)
-
BMI > 27 且合併三高慢性病(過重)
陳醫師警示:
體重過輕(BMI < 18.5)者絕對不宜使用,因過瘦與過胖的死亡風險皆高。針對體重正常但體脂高的「泡芙人」,若要使用需醫師嚴格把關,重點在於保存肌肉量。若減重過程只減掉肌肉,將導致代謝率下降,引發肌少症或骨質疏鬆,且停藥後更易復胖。
停藥後如何不復胖?陳醫師直言,根據藥廠研究,停藥後可能回彈約一半體重。
要避免復胖,必須做到三點:
-
攝取足夠蛋白質: 甚至要比平常更多。
-
睡眠充足: 建議7-9小時。
-
阻力訓練: 維持肌肉引擎運轉。
三、 市場亂象:代購、水貨與共用針頭的危機
由於瘦瘦針供不應求且價格昂貴(單支破萬),市場出現許多危險亂象。陳君琳醫師分享了幾個駭人聽聞的案例:
-
網紅帶貨與不當使用: 有民眾透過非醫療管道購藥,為求速效擅自施打高劑量,導致劇烈嘔吐送急診。
-
診所分裝詐騙: 有不肖業者將藥劑抽出稀釋後分裝施打,患者花錢卻打入不明液體,完全無效。
-
共用針頭風險: 為省錢多人共用一支筆針(僅換針頭)。醫師警告,筆針構造可能導致血液回流,此舉恐傳染B肝、C肝甚至愛滋病。
陳醫師呼籲: 減重務必尋求正規醫療管道,經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切勿貪小便宜而賠上健康。
四、 投資新趨勢:諾和諾德 vs. 禮來
這股減重熱潮也直接反映在股市上,從美國總統川普召開記者會,要求大幅調降藥價導致藥廠高層當場昏倒,顯示其對社會影響力之大。
1. 股價表現與競爭格局:財經專家股魚分析,禮來(Eli Lilly)之所以股價飆升、市值破兆,主因在於其產品「猛健樂」的減重效果(22%)優於諾和諾德的產品(17%),且營收年增率高達40%-60%,遠勝競爭對手的個位數成長。
2. AI 與藥物開發:禮來近期宣布與輝達(NVIDIA)合作,利用AI縮短藥物開發週期。雖然這有助於研發,但股魚提醒,開發快不等於FDA審核快,投資人仍應聚焦於實際銷售數字與財報表現。
3. 下一個戰場:口服減重藥未來的投資亮點在於「口服版」瘦瘦針。相比針劑,口服藥接受度更高,市場潛力巨大(連維持體態的藝人都可能成為客群)。
-
目前市場給予諾和諾德較高的營收成長預期,是因為其在口服藥的研發進度較快。
-
投資關鍵: 誰能先拿到口服藥證,誰就有機會吃下最大的市場份額。
結語:投資與健康,都需理性判斷
從一支針劑看到兆元市值,瘦瘦針確實改變了全球生技產業的版圖。對於投資人而言,禮來的高成長確實誘人,但需留意口服藥戰場的變化;對於消費者而言,這雖是減重利器,但並非一勞永逸的神藥。
正如陳君琳醫師所言:「減重不難,維持最難。」無論是追逐股價的獲利,還是追求體態的完美,唯有在專業評估與理性規劃下,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