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從求生到翻身:華為如何走出美國封鎖陰影?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3月2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華為準備公布去年的年度財報,外界預期它會對美國的制裁「宣告勝利」。根據公司董事長在今年 2月透露,華為 2024年營收達到 8600億元人民幣(約 1180億美元),這個數字略低於 2020年的歷史高點(8910億元人民幣)。當年是它還沒受到美國限制、晶片庫存還夠用的時候。

此外,雖然華為去年前三季的淨利下滑13.7%,但它還是會公布全年獲利數據,外界關注它是否已經真正重回成長軌道。

這幾年因為美國限制它使用很多關鍵技術,華為一度陷入「求生存」的狀態,不得不大幅調整策略,不再只靠賣手機,而是開始發展像是自家作業系統(叫HarmonyOS)、自製晶片,甚至跨足智慧電動車。

華為與東風汽車旗下的賽力斯合作,推出 Aito 品牌電動車,在去年銷量成長超過三倍,最暢銷的 M7 和 M9 車型也搭載了華為自己的駕駛輔助系統,賣得不錯。

手機方面也開始回溫,預估去年出貨量超過 4500萬支,比前年成長超過 25%。雖然它還不能用 Google 的 Android 系統,也不能用美國的晶片技術,但它自家研發的作業系統已經裝在超過 10億台設備上,還做出自己的 AI 晶片來跟像輝達(Nvidia)這樣的大廠競爭。

現在的華為不再只是以前那家靠賣手機賺錢的公司,還將 5G 網路技術用在礦場上,並投入像是「資料中心能源儲存系統」以及「智慧電動車技術」等新領域。雖然在歐美市場還有挑戰,不過在中東等地,華為的資料中心設備業務有明顯成長。接下來它打算繼續發展 AI 相關技術,並且加強在海外市場的手機銷售,例如今年 2月在馬來西亞就辦了很大型的新品發表會。簡單來說,華為靠著轉型和創新,慢慢從谷底翻身了。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AI
人工智慧
半導體
華為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