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日本汽車零件大廠在全球貿易環境緊縮下正承受新的成本壓力。豐田集團旗下的**Aisin(愛信)與Toyota Boshoku(豐田紡織)**近期公布財報,兩家公司都受到美國追加關稅影響,但反應截然不同。Aisin成功控制衝擊、維持全年獲利預測;Toyota Boshoku則被迫下修財測,顯示關稅壓力正加速考驗供應鏈結構與企業體質。
Aisin影響可控 Toyota Boshoku獲利受挫
Aisin在2025會計年度第二季(4月至9月)財報中指出,關稅造成營業利益減少約95億日圓,但整體營業利益仍達96億日圓,年增超過七成。公司表示,雖然美國與歐洲市場關稅政策帶來壓力,但透過產品組合調整與成本合理化,大部分影響已被吸收,全年預測維持不變。
同樣期間,Toyota Boshoku的關稅影響更為顯著。公司指出,美國追加關稅導致減益約63億日圓,其中約30億日圓須自行吸收。第二季每股盈餘(EPS)僅37日圓,較市場預期低逾四成。管理層坦言,關稅與品質費用是拖累主要獲利的兩項關鍵因素,因此將全年營收預測下修200億日圓、營業利益下修50億日圓。
結構不同 反映轉嫁能力差異
雖同屬豐田集團體系,但Aisin與Toyota Boshoku的業務結構與市場定位迥異。
Aisin產品涵蓋變速系統、電動化驅動與電子零件,屬於車輛「核心動力系統」供應商,客戶分散於日、歐美多家車廠,議價能力相對較高。Toyota Boshoku主力在內裝與座椅系統,客戶高度集中於豐田,產品附加價值受限,對成本變動敏感度更高。
這使Aisin能透過價格協商與全球生產分布來分散衝擊,關稅影響被視為可管理成本;而Toyota Boshoku則因北美業務比重高、轉嫁能力也受限,獲利波動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