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HPC 帶動先進封裝需求持續升溫,晶片測試的複雜度與精密度大幅提升,測試介面產業迎來新一輪升級。台廠旺矽 (6223-TW)、精測 (6510-TW) 與穎崴 (6515-TW) 皆感受自家產品需求大增,正積極擴充產能因應,推升後市營運爆發。
業界指出,現階段不論是探針卡、測試載板與測試座,皆面臨高溫、高頻、高速與低延遲等挑戰,是 AI 晶片量產前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以探針卡來看,今年單張探針卡針數上看 15 萬針,預期未來數年將衝上 40 至 50 萬針,凸顯在 AI 加持下,針數增加的斜率越來越陡,加上 Bump 間距不斷微縮,都讓電性測試難度大增。
旺矽為全球少數同時掌握 VPC、CPC 與 MEMS 探針卡技術的廠商,受惠 AI 與 HPC 測試需求強勁,目前訂單已看至明後年,為滿足客戶訂單,正大幅擴充 MEMS 產能,明年第一季將達 200 萬針,較今年大幅成長。
精測也長期深耕探針卡與後段測試載板,今年以來受惠 AI 晶片客戶需求維持高檔,累計前三季營收已超越去年全年,也傳出已取得 CPU 與下一代電競 GPU 的探針卡 PCB 訂單,以及在 AI GPU 端的市佔率攀升,都可望挹注明年營運。
測試座規格升級狀況與探針卡相似,過去手機測試座的針數普遍落在 2 千支針,GPU 約莫 6 千至 7 千針,現階段 AI 晶片至少 1 萬針起跳,特規 AI 晶片甚至達 1.3 萬針,加上後段測試的溫度不斷升高,未來甚至需與液冷技術整合,都讓測試座越來越關鍵。
穎崴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的半導體測試座業者,今年推出的 Hyper Socket 測試座除了可滿足 AI 晶片高頻、高速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大尺寸、大封裝、大功耗等需求,目前也傳出獲得美系 AI 晶片客戶採用,同時為鞏固原料來源,也跟日商 Yokowo 結盟,大搶後段測試商機。
業界看好,隨著 AI 晶片迭代速度驚人,測試介面已成為關鍵環節之一,附加價值大幅提升,台廠三雄各擁優勢,不僅今年營運看旺,2026 年也將持續迎來大成長。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