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咨詢公司FGE的數據,上半年整體亞洲航空燃料需求有望年均增長20%,達到236萬桶/天。
亞洲煉油廠正期待中國和東南亞的航空旅遊持續復甦,進而推動航空燃料需求。行業內的交易商和分析師表示,航空燃料供應將受到中東一系列新產能的推動。
亞洲航空燃料的推動因子:中國旅遊復甦
首先看到中國,雖然中國國內航班數量從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就超過了2019年的水平,不過國際航班復甦較慢,但正在增強。
再來看到東南亞,疫情後至今的航空流量復甦較為不穩,部分原因是來自中國的交通流量不足,所以東南亞的整體流量仍未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合理推敲未來,將來中國的國際航班若能加速恢復的話,亞洲航空燃料的需求就有望強勁增長。
根據咨詢公司FGE的數據,上半年整體亞洲航空燃料需求有望年均增長20%,達到236萬桶/天。
在2024年,亞洲平均的航空燃料與煤油之間的價差(被業界稱為"cracks"),預計將縮小,主要因為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可能推高原油價格。
根據LSEG數據,2023年裂縫為每桶24.60美元。但目前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這兩者的價差將縮小,Rystad的資深石油分析師預計裂縫平均為每桶16.70美元,而Wood Mackenzie的分析師預測為每桶20.60美元。
以下是2024年幾個市場關注的因素。
#1 中國出國旅遊復甦
中國解除疫情限制後,國際航空交通復甦較慢,但在2023年第三季度已經開始加速,得益於往遠距離市場(包括澳洲和美國)的航線增加。
Rystad Energy高級石油分析師預計,2024年上半年亞洲年度航空燃料需求增長將有一半來自中國,約為每天26.3萬桶。
根據Jefferies分析師的說法,中國的國際航班數量可能在今年第一季度達到至少2019年水平的71%。據FGE分析師估計,今年中國國際航班可能強勁復甦85%,比去年的50%年增率來的更高。
#2 東南亞是否回溫
然而,在東南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航班的座位容量總數仍然低於2019年的水平,這是根據OAG的航班數據統計,儘管一月份國際座位容量數已經比去年增長34%。
泰國、越南和新加坡的國際遊客復甦比較緩慢,視訊會議的使用度增加,也降低了商務旅遊的需求。FGE分析師認為,整體亞洲的航空燃料需求可能必須等到2024年第四季度左右,才會回到2019年的水平(疫情前)。
FGE表示:“在泰國,自2023年初以來,國際遊客抵達數量一直停滯在2019年水平的65-70%,主要因為來自中國旅客的恢復速度較慢。”
東南亞地區的增長可能由新加坡、泰國和印尼帶動,新加坡將貢獻年均上半年需求增長約4.62萬桶,其次是泰國的3.88萬桶和印尼的3.83萬桶。
#3 供應量是否足夠支持需求的增長
Wood Mackenzie的分析師表示,預計2024年全球航空燃料的需求漲幅會超過柴油/柴油,這將激勵亞洲和中東的煉油廠將產能轉向生產航空燃料。
航空燃料和柴油報價之間的差額 - 在去年11月達到五年來的最高溢價,促使供應方優先考慮航空燃料生產。
這個增加的需求可由位於中東的Al Zour、Duqm和巴林的煉油廠,加大生產力到來補足,Wood Mackenzie的分析師表示,如果全力生產的話,Al Zour可以生產高達每天10.6萬桶的航空燃料/煤油。該公司在2023年出口了約4.6萬桶,產能可增加1.3倍來滿足增加的需求。
位於阿曼的Duqm煉油廠在2023年出口了最多每天7,000桶的航空燃料,但在全力運行時,它可以生產每天2.2萬桶的航空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