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電池|Panasonic 獲利上修 14%,美國儲能需求改變電池產業版圖

2025年02月04日 17:0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 路透社/TPG

2025年2月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Panasonic 調升能源事業部門的全年獲利預測,上調 14%,達到 1240 億日圓(約 7.98 億美元)。同時,該部門第三季營業利益年增 39%,達 420 億日圓(約 2.70 億美元)

這顯示 Panasonic 在能源業務上的競爭力超出預期,儘管全球電動車市場遇冷,但 Panasonic 靠著特定市場與產品線,成功維持成長。

Panasonic在2023年的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中佔據4%的市場份額。作為Tesla的主要供應商之一,Panasonic透過創新技術和穩定的供應能力,持續在電池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三大關鍵驅動 Panasonic 電池業務成長

Panasonic 之所以能在這波市場低潮中逆勢成長,主要靠 三大因素

1. 能源儲存系統銷售強勁:企業與家庭對儲能需求增加,推動 Panasonic 相關產品熱銷。

2. 原物料價格下降:降低了生產成本,讓 Panasonic 具備更好的獲利能力。

3. 北美車載電池業務獲利改善:美國工廠的效率提升,抵銷了部分車用電池銷售下滑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原物料價格下降不只影響 Panasonic,其他電池大廠如 CATL、LG 也可能因此受益。

車用電池銷售下滑,日本生產受影響

受全球電動車需求放緩影響,Panasonic 在日本的生產縮減,導致 單位生產成本上升。這與 Tesla、Ford、GM 等車廠的減產計畫一致,顯示電動車市場成長已經趨緩​。

美國擴張計畫:Kansas 廠即將投產

Panasonic 不只是 Tesla 的電池供應商,還積極擴大在美國的布局。目前,公司已在內華達州設有工廠,並計畫在 2025 年內啟用堪薩斯州新廠。這符合 Panasonic 擴大北美電池供應鏈的戰略,尤其是美國政府的《通膨削減法案(IRA)》提供了補貼,讓當地生產更具競爭力​。

隨著新廠投產,Panasonic 可能進一步鞏固與 Tesla 及其他美國車廠(如 GM、Ford)的合作關係。

與競爭對手的比較:Panasonic 逆勢擴張,LG 謹慎應對

Panasonic 這次逆勢成長,與競爭對手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 CATL 仍是全球電池市場的龍頭,但 Panasonic 受益於北美市場,形成區域競爭優勢。

南韓 LG Energy Solution 則採取更保守策略,計畫縮減 30% 的資本支出,顯示該公司對電動車市場需求趨緩的擔憂​。

Panasonic 的策略更為積極,看好美國市場的中長期發展。而 CATL 雖然仍主導中國市場,但 Panasonic 在北美的供應鏈優勢,可能帶來更穩定的獲利來源。

產業分析總結

Panasonic 能源部門獲利持續增長,全年展望向好
能源儲存系統成為新盈利來源,需求仍在上升
車用電池銷量下降,但美國市場帶來機會
Panasonic 積極擴張美國市場,競爭力提升
CATL、LG 等競爭對手的動向需持續關注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EV電池
電動車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