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向來是全球最具聲望的國際榮譽之一,今年又因美國現任總統川普被提名而成為焦點。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已正式提名川普角逐這項殊榮。如果川普最終獲獎,他將成為繼西奧多·羅斯福、伍德羅·威爾遜、吉米·卡特、歐巴馬之後,第五位獲得此獎的美國總統。
以下整理諾貝爾和平獎的相關資訊:
誰可以獲獎?
根據瑞典炸藥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該獎應頒給「對促進各國人民友好、裁減常備軍及推動和平會議有最重大或最佳貢獻的人」。
和平獎委員會主席Jorgen Watne Frydnes在官方網站介紹中提到:「實務上,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得主。獎項歷史顯示,它頒發給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
誰可以提名?
能提名的人遍布各領域,包括:
-
政府與國會成員
-
現任國家元首
-
歷史、社會科學、法律與哲學的教授
-
歷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等
提名人無法提名自己。
雖然官方名單會保密50年,但提名人可自行公開其提名對象,因此川普的提名才會曝光。
誰來決定?
諾貝爾和平獎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決定,共五名成員,由挪威國會任命。
雖然多數成員是退休政治人物,但也有例外。
目前委員會由國際筆會(PEN International)挪威分會負責人擔任主席,其他委員的產生也反映挪威國會政黨的勢力分布。
如何評選?
每年1月31日為提名截止日,因此納坦雅胡對川普的提名將不會列入今年評選。
不過,委員會成員仍可在2月首場會議前提出自己的提名。
接著,委員會會先擬定入圍名單,再由固定顧問與外部專家逐一評估。
雖以全體共識為目標,但必要時可採多數決表決。決定通常會在頒獎公布前數天才定案。
歷史上的爭議
和平獎多次引發政治爭議。官方網站坦言,一些得獎者是「高度爭議的政治人物」,獎項也經常聚焦國內外衝突。
歐巴馬上任僅數月即獲獎,引發質疑。
1973年美國國務卿季辛吉與越南的黎德壽因越戰停火協議共獲獎,導致兩名委員辭職抗議。
1994年巴勒斯坦領袖亞西爾·阿拉法特與以色列的佩雷斯、拉賓共享和平獎時,也有委員辭職。
得主可獲得什麼?
和平獎得主將獲得:
-
一枚獎牌
-
一份證書
-
1,100萬瑞典克朗(約115萬美元)獎金
-
即時全球矚目(若非已是知名人物)
頒獎公布與典禮時間?
-
今年的獲獎名單將於10月10日,在挪威奧斯陸的諾貝爾研究所宣布。
-
頒獎典禮定於12月10日,即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在奧斯陸市政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