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污水處理服務預估未來年均成長逾 6%,惠民實業 (6971) 掛牌首日飆漲24%

2025年10月02日 17:3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優分析

惠民實業 (6971-TW) 今日(10/2)以每股 32.2 元掛牌上櫃,早盤股價最高衝上 41.55 元,漲幅達 29.03%,最終收在每股 40 元,上漲 7.8 元、漲幅 24.22%,成交量達 945 張。

產業趨勢與結構轉變

根據優分析資料,全球污水處理服務市場在 2024 年規模達到 668 億美元,預估到 2029 年將成長至 950 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 7.3%、五年內增加約 281 億美元,等於 2024 年規模的四成以上。

在區域市場中,亞太地區的成長尤為突出。2024 年,亞太市場規模約為 209 億美元,到 2029 年預估將擴大至 315 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 8.5%、五年內增加約 105 億美元。亞太區不僅在規模上佔據全球市場的三成以上,其對全球新增市場規模的貢獻更高達 37.5%,成為推動整體產業成長的最大來源。

台灣水資源與環保產業正進入成長期,極端氣候帶來防洪與水資源調度壓力,再生水及海淡廠建設需求快速上升。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預計 2026 年底達 46%,污水處理率提升至 72%,為產業釋出龐大工程與維護需求。

同時,循環經濟與廢棄物再利用政策持續推動,污泥資源化應用成為新興商機。惠民透過上下游整合,提供從污水處理、污泥處理到逆滲透膜清洗的一站式方案,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營收狀況

2025 年上半年,惠民營收達 10.81 億元,年增 11%,主要來自操作維護穩定貢獻與工程案陸續完工。子公司萬嘉的污泥處理產能在下半年提升至月 2,200 噸,營運逐漸改善。公司目前手握 63 件代操作合約及多件工程專案,合計訂單金額近 49 億元,未來兩年業績具備明確能見度。

今年以來營收亦展現成長力道,1–8 月累計 14.99 億元,年增 19.66%。其間 5 月單月 2.75 億元,月增逾七成創今年高點;7 月 2.25 億元,月增 18.05%;即便 8 月受工程認列影響月減 14.55%,8 月仍年增 35.25%。

(圖片來源:【小助理】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長期來看,公司積極跨入海水淡化、再生水及薄膜清洗業務,尤其在電子產業的高端用水需求帶動下,將成為新的成長引擎。政策層面上,行政院推動的 1,000 億元治水計畫,將加速抽水站、滯洪池及排水工程釋標,公司預期可望受惠。

產品與服務版圖

惠民實業以水處理及再生水業務為營收核心,涵蓋公共與工業污水廠的代操作維護,並延伸至設備更新、修繕與智能化升級工程。目前公司在全台操作維護 49 個場站,續約率長年維持在 93% 左右,確立穩定現金流基礎。

此外,公司也投入污泥處理與資源化,透過子公司萬嘉布局桃園污泥處理廠,配合政府廢棄物資源化政策。再生水與海水淡化工程亦是重點領域,在極端氣候與缺水挑戰下,公司已承攬多項大型專案,具備先行者優勢。

除了既有業務,惠民也開發專利設備,包括高效率曝氣攪拌系統與多功能水質監測儀,強化競標能力與技術門檻,並逐步導入智慧水務與節能減碳應用。

潛在挑戰與風險

儘管前景看好,公司仍面臨多重挑戰。首先,政府標案的議價模式可能壓縮毛利,若競爭激烈導致低價搶標,將影響獲利結構。其次,專業技術人力短缺與人事成本上升,對營運造成壓力。

此外,產業競爭者逐漸增加,若未能持續展現技術差異化,可能陷入價格戰。工程認列時間的不確定性也使營收存在波動風險。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廢水回收
廢棄物
水資源
台灣
環保
循環
循環經濟
海水淡化
能源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