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面對美國針對外國汽車進口徵收的新一輪高額關稅,汽車零組件供應鏈面臨巨大的壓力,全球最大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之一的Autoliv (ALV-N)交出預期的財報成績
並宣稱成功將全部關稅成本「轉嫁」給福斯汽車 (VOWG-DE)、Stellantis (STLAM-MI)、Honda (7267-T)等主要客戶。
全面轉嫁成本
Autoliv於年初即啟動內部關稅應變小組,針對關稅導致的額外支出設計即時定價調整機制。第一季調整後營業利潤達2.55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2.02億美元,帶動公司股價逆勢上漲8%。
Autoliv執行長Mikael Bratt指出,雖公司於美國設有多座工廠,但部分核心物料如方向盤用鎂金屬、電子元件、高品質皮革等仍仰賴進口,短期內無法替代,若要繼續保證交貨與品質,只能將成本轉嫁給車廠,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五大客戶佔 Autoliv 2024年銷售額的 44%
📌福斯(Volkswagen):9% 📌Stellantis:9% 📌本田(Honda):9%
📌豐田(Toyota):9% 📌現代(Hyundai):8% 📌其他:56%
成本轉嫁引發市場疑慮
儘管Autoliv本季表現亮眼,但包括Citi與Pareto在內的分析機構皆指出隱憂:轉嫁策略是否會在高通膨與車價上揚的壓力下遭遇需求瓶頸?
Citi分析認為,若車廠無法承受持續轉嫁的成本壓力,可能將選擇縮減訂單甚至轉向替代供應商。
Pareto則提醒,若消費者因車價上漲而減少購車意願,Autoliv即使產品售價維持,也可能面臨訂單下滑的實質風險。
Autoliv 2024 年銷售佔比
📌美洲:33% 📌歐洲:28% 📌亞洲:19% 📌中國:19%
年度獲利展望維持不變
儘管外界仍有疑慮,Autoliv仍維持2025年全年財測不變,預估調整後營業利益率可達10%至10.5%,並預期營收年增率約為2%。
在外部環境極度不確定的當下,能夠維持如此明確的獲利目標,顯示Autoliv已成功將高關稅納入經營變數的一部分。但這份穩健也需建立在全球汽車市場不出現大幅需求滑落的前提下。
未來車價普遍上調而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滑,Autoliv即便能夠精準轉嫁成本,仍可能陷入「高毛利、低訂單」的矛盾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