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Enbridge 與 Meta 合作開發600MW太陽能電廠,科技業主導綠電轉型

2025年07月23日 13:4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隨著AI與雲端服務加速發展,科技企業對電力的依賴日益加深,也因此推動了再生能源投資的新一波浪潮。

近日,加拿大能源基礎建設公司 Enbridge 宣布投資9億美元於德州建設一座大型太陽能電廠,並由Meta Platforms承諾全數購電,這起跨界合作案不僅代表供需關係的轉變,更可能預示未來能源產業與科技業聯動的新模式。

事件起點

Enbridge 宣布,將在德州 San Antonio 附近建設名為「Clear Fork」的太陽能發電專案,裝置容量達600 MW,總投資金額約為9億美元。這項專案的最大亮點,是Meta(Facebook母公司)已簽署長期合約,將100%承購該案所產出的綠電,供應其在區域內的資料中心運營需求。

這是一筆從能源基礎建設到企業用電的「一條龍」綠電合作案,對雙方而言都是關鍵布局。

Clear Fork專案已於2025年動工,預計2027年正式啟用。根據Enbridge說法,該案從商轉第一年起即會對公司現金流與獲利產生正向貢獻,預估未來每年可穩定供應大量潔淨電力,為Meta在美國南部的AI與雲端業務提供永續支援。

600 MW的裝置容量,約相當於供應超過10萬戶家庭的用電量,也讓此案成為Enbridge旗下規模最大的太陽能項目之一。

背後推力:為什麼 Enbridge 要這樣做?

Enbridge長期以來是北美油氣輸送龍頭,但在能源轉型趨勢下,該公司積極調整資產配置,尋求擴展至低碳與再生能源領域。與Meta合作的Clear Fork專案,不僅讓Enbridge能以可預期的收益擴展綠電投資,也有助提升其ESG表現與資本市場評價。

此外,Meta這類大型企業簽署的長期購電協議(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PPA),等於為投資方提供了長期現金流保障降低了傳統再生能源開發的不確定性與回收風險。對Enbridge來說,這是穩健又具成長潛力的資產類型。

科技業角色:Meta 為什麼這麼積極?

Meta 是近年來最積極部署綠電的科技企業之一,其資料中心業務為公司核心營運骨幹,也是能源消耗大戶。為了實現碳中和與永續承諾,Meta 採取主動出擊的策略,不僅購買再生能源,甚至直接參與專案開發或簽署PPA,確保電力來源穩定且環保。

此類策略除了能避免面對日後碳稅與電價波動的衝擊,也提升企業的永續品牌形象。在投資人、消費者與監管機構愈加關注ESG的背景下,Meta的動作已成為科技業標竿。

產業趨勢觀察:這起合作案透露什麼訊號?

這次Enbridge與Meta的合作,其實凸顯了幾項重要趨勢:

🌱PPA成為商業合作主流:科技企業不再只靠電力公司供應,而是簽訂長期合約確保能源自主權。
🌱科技業成為綠電最大買家: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統計,2024年全球企業綠電採購量中,科技業佔比已超過三分之一。
🌱能源公司業務模式轉變:從過去依賴政府補貼與零售市場,轉向與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係,讓再生能源投資更具可持續性。

這些變化意味著:再生能源開發的核心動能,正在從政府補貼與政策導向,轉向由企業需求與長期合約驅動。

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

未來幾年,隨著AI算力升溫、資料中心遍地開花,科技業的用電需求只會愈來愈高。像Meta這樣主動部署再生能源的公司,很可能引領整個產業鏈重新布局能源基礎建設。:

更多能源公司投入綠電投資,與科技業綁定合作關係;太陽能與風電案規模愈來愈大,資本市場將積極進場;跨國PPA與全球綠電調度架構浮現,企業將不再受限於地區供電狀況,而是建構屬於自己的能源網絡。

Clear Fork 不僅是一座電廠,更像是一個縮影,呈現出能源與科技融合的未來樣貌。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電力
雲端
AI
太陽能
電廠
Meta
Facebook
美國
加拿大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