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國能源基礎建設進入加速階段
在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驅動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正迅速擴展,從傳統電網延伸到新能源領域。
特別是在綠色交通與電動車普及下,像是充電樁、換電站、氫能站與儲能設施等新型基礎建設正成為投資重點。
中國政府透過國家能源局與國網公司等主導單位,積極引導產業升級與市場規模擴張,促使能源基建不僅成為低碳轉型的關鍵基石,也成為帶動產業創新的重要力量。
寧德時代與中石化合作成為代表性案例
在這樣的背景下,寧德時代(CATL)與中國石化(Sinopec)宣布合作建設10,000座電動車換電站,成為新能源基礎設施發展的代表性案例。
根據CATL聲明,雙方計畫於2025年底前建成至少500座換電站,未來則將目標擴大至一萬座。
這項戰略合作結合了CATL在電池模組與換電技術的專業,以及中石化遍布全國的加油站資源,透過資源整合提升換電網絡佈局效率,進一步推動電動交通基礎設施規模化成長。
創新技術驅動補能模式轉型
此次合作採用CATL的“巧克力換電(choco-swap)”與“麒驥底盤(Qiji chassis)”解決方案,這些技術主打模組化、標準化與快速更換,可大幅縮短補能時間。
對於營運密集的計程車、公車與重型卡車等車隊用戶來說,換電比傳統充電更具時間優勢,也更適合高頻率調度需求。
這種以換電為主的補能模式正在成為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新主流,未來可能與快充站並存,形成混合式補能網路。
📌巧克力換電(choco-swap)系統與麒驥底盤(Qiji chassis):
巧克力換電是一種模組化電池設計,可快速拆卸與替換。能極大地降低補能時間,並提升車輛使用率。這種技術也推動「車電分離」的商業模式,讓消費者購車時不需一併購買電池,而是透過租賃或訂閱方式靈活使用,有效降低成本門檻,同時促進電池集中管理與回收利用。
麒驥底盤是CATL為商用車與智慧物流開發的一體化電動車平台。它具備可與換電站無縫對接的底盤結構,支援電池快速替換,並整合智慧駕控功能與動力控制系統。
傳統能源企業加速轉型參與
中石化的角色也顯示出傳統能源企業在新能源基礎建設中日益活躍。除了提供場地與資源外,中石化也正積極探索如何在未來能源系統中轉型為「綜合能源服務商」,參與氫能、儲能與綠電銷售等領域。
能源基礎設施是未來競爭力關鍵
未來,中國的能源基礎建設將不僅局限於一般消費者的住宅充電,而是逐步向城市營運場景與重型交通場景延伸。高強度使用車種對補能速度與可用性要求極高,換電模式因此被視為理想選項。
這些需求的提升,將持續推動換電站與相關基礎設施的擴建,為整體能源轉型提供實體支撐。
從電動車快速普及,到綠色電力與智慧電網的發展,能源基礎設施的佈局將直接影響國家能源轉型的效率與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