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TSLA-US)與比亞迪 (002594-SZ)正積極轉向日本市場。儘管日本對電動車的接受度仍不高,基礎設施發展與政策支持也相對滯後,兩家公司卻選擇在此時加碼佈局,顯示出日本市場潛藏的成長潛力,這也反映出全球電動車產業正急於尋求新的成長引擎。
特斯拉加碼
Tesla 計劃在今年,將其在日本的經銷據點數量從目前的23擴展至50間,並正在考慮更進一步擴張至100間。這舉動標誌著從原本高度依賴線上銷售的模式,逐步轉向透過實體通路加深與顧客的互動。
新據點將由 Tesla 直營,並多設於大型商業設施內,以提升品牌可見度。雖然日本現有多數充電設備使用 CHAdeMO 標準,與 Tesla 的系統不相容,但未來購買新車的客戶將獲贈轉接器,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Tesla 選擇在日本加大投資,源自於其在歐美市場面臨的銷售困境。第二季全球銷量年減13%,歐洲市場在1至5月更是重挫34%。
雖然日本的官方銷售數據尚未公開,但預估 Tesla 今年上半年銷量將達4,600輛,年增率高達70%。公司目標是在2027年前成為日本進口車銷售冠軍,超越目前第一的賓士 (MBGn-DE)。
比亞迪快速追趕
比亞迪目前在日本已擁有63個據點,並計畫在2025年底前擴增至100家。目前提供四款車型,包括於4月推出的全電動休旅車「Sealion 7」,售價為495萬日圓(約3.35萬美元),較 Model Y 更具價格競爭力(約500萬日圓)。
至於2026年下半年,比亞迪計畫在日本推出輕型車 kei car 的電動車。該車將採用比亞迪自行開發的平台,以符合日本獨特的微型車標準。公司並已進行廣泛市場調查,以確定最具熱賣潛力的車型定位。
日本市場
儘管兩大國際品牌積極搶進,日本本地的電動車市場仍顯遲滯。今年上半年 EV 總銷量年減7%,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基礎建設發展緩慢,政策推動力度不足,加上本地車廠對消費者偏好的電動車型開發投入有限。
Toyota (7203-T)、Honda (7267-T)和Nissan (7201-T)的新世代電動車預計要等到2026年左右才會上市。若日本車廠持續遲疑,未來恐將進一步失去市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