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聚陽(1477-TW)為全球休閒/快時尚成衣 ODM/OEM,提供設計協作、物料採購、製造到交付的一站式服務,聚焦「快速反應、短交期、品質穩定」。此模式讓品牌可降低庫存與誤判風險,增加彈性補單能力。
不過,即使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沒變,全球消費景氣的下滑以及關稅的紛擾,仍讓公司過去一年的營運量能下降,根據優分析統計的法人預測值系統,2025全年營收估衰退2.47%,核心盈餘衰退13.05%。
再從月營收的循環來看,今年前十月營收仍處於不如市場預期,年增率也處於歷史谷底循環位置。

利空逐漸淡化
直到最近,美國對等關稅底定後,不確定性大幅下降,聚陽自2025年第三季起調升ASP並與客戶議價,關稅分攤比例由先前預期收斂、毛利年減幅縮小;品牌端亦開始調價消化成本。雖第二季受台幣升值與分攤關稅拖累毛利降至低點,但第三季毛利率已回升至22.4%(10/28公布),預期第四季年減收斂,2026年關稅影響可望進一步淡化。
同一時間,同業儒鴻(1476-TW)昨日(11/06)甫公布2025年第三季毛利率亦回升至28%,較上一季的25.65%大幅回升,毛利率與營益率雙雙優於市場平均預期,再次驗證了關稅對獲利的影響逐漸淡化。公司表示,毛利率的回升主要受惠於美元走強、產品組合優化與新台幣匯率穩定。法人預期,若第四季北美與日本客戶補單動能延續,全年營收可望維持中個位數成長,淨利成長幅度有機會達雙位數。

兩家公司營運上的差異
儒鴻與聚陽兩家公司在產品策略與市場定位上雖屬同業,卻呈現「防守與進攻」的分野。聚陽以快速反應與彈性供應鏈見長,主攻快時尚品牌客戶,強調穩定接單與風險控管;儒鴻則透過研發差異化的機能布料與提升附加價值的產品組合,追求毛利率的成長空間。
展望2026年,法人預期若美中貿易關稅維持現況,且全球服飾通路庫存逐步去化,成衣代工雙雄儒鴻與聚陽營運表現有望同步回溫。不過,業界仍需留意全球消費力復甦的速度、運費與原料價格波動,以及新一輪關稅談判進展,這些因素都將左右成衣供應鏈下一階段的獲利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