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根據經濟部今天公布的數據,台灣在2025年1月的出口訂單年減3.0%,這是近11個月來的首次下降,顯示出科技產品需求的減弱。具體來看,來自中國的訂單下降了18.3%,而來自美國的訂單則增長了6.4%。這一變化反映出全球市場對台灣科技產品的需求正在經歷調整,不過,政府對於人工智慧技術的需求仍持樂觀態度。
1月出口訂單金額為469.7億美元,年減3.0%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8%,並且較去年12月的20.8%增長大幅回落。值得注意的是,1月最後一週恰逢農曆春節假期,這也可能對數字產生影響。
台灣作為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的所在地,出口訂單被視為全球科技需求的重要指標。
政府表示,儘管面對美國可能實施的進口關稅,仍對未來持正面看法,並預期2月的出口訂單將年增15.3%至20.6%。
經濟部表示:“我們的半導體和伺服器技術供應鏈需求仍然強勁,有助於推動出口訂單增長。”不過同時也提醒,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仍將對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構成挑戰。
具體數字顯示,1月來自中國的訂單下滑18.3%,相比12月的13.6%增長大幅減少。來自美國的訂單則增長6.4%,但增幅較前一個月的31%顯著放緩。歐洲市場的訂單年減12.4%,而來自日本的訂單則增長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