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消費|大品牌撐不住了?面對關稅與通膨,美國家庭用品製造商不得不放緩漲價腳步

2025年04月25日 17:5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4月2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現在美國市場的消費品價格戰,正讓大型品牌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全球的貿易政策這幾年有了不少變動,尤其是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讓生活必需品和原物料的成本一路飆升。這這些壓力讓企業難以維持原有獲利,也讓消費者在物價上漲下更謹慎支出。

根據尼爾森 IQ 提供的數據,今年3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到 2.4%,略高於大品牌產品的平均價格年增 2%,顯示出企業即便面臨成本上升,也無法將所有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只能選擇壓低價格調漲幅度來因應市場變化。

品牌漲價受限,關稅與通膨雙重壓力來襲

雀巢(Nestle)與聯合利華(Unilever)等國際大品牌,最近正面臨關稅政策與通膨壓力的夾擊,讓它們在調整價格上綁手綁腳。雀巢甚至選擇在美國市場降價 1%,聯合利華也僅調漲 2.1%,比起它們在新興市場漲了3.9%的情況來看,明顯保守許多。這顯示品牌高度在意價格敏感度,擔心漲價會讓消費者轉向自有品牌。

安永(EY)全球暨美洲消費品部門負責人 Rob Holston 指出:「大品牌在近年已將價格推升至極限,再漲下去可能會失去很多顧客,而現在等於是在跟自有品牌備戰。」

此外,2025年第一季的尼爾森 IQ 數據指出,雖然主要家庭品牌平均漲幅為 2%,但自有品牌卻漲了 4%,顯示大品牌在面對成本壓力時,仍無法把太多負擔轉嫁給消費者。

消費者行為轉變,自有品牌乘勢崛起

麥肯錫(McKinsey)調查顯示,高達 60% 的消費者正考慮改變購物習慣,來應對生活成本上升。這樣的行為改變,也讓那些價格較低的自有品牌快速竄起。

零售商如沃爾瑪(Walmart)憑藉自有品牌 Great Value 的高性價比商品,顯著吸引消費者。例如:其 4.55 公升的洗衣精售價僅 11.64 美元,遠比聯合利華 Persil 品牌 12.97 美元的 2.96 公升洗衣精更具吸引力。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資深合夥人 Aftab Hussain 表示:「自有品牌不只在價格上便宜,更展現出超越傳統品牌的創新能力,在某些產品類別甚至已經走在大廠前面,顯示零售商在商品實力和品牌經營上都邁入了全新的階段。」

市占率連年下滑,品牌競爭力面臨挑戰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大品牌的市占率正一路下滑。根據巴克萊(Barclays)引用尼爾森資料,雀巢與聯合利華在美國市場的市占率已分別連續下滑至少 18 與 16 個季度。雀巢在冷凍食品與奶製品面臨明顯壓力,而聯合利華更是只有兩個季度勉強維持,其他時間市占率幾乎都在下降。

就算是品牌底子深、產品線完整的企業,面對消費習慣的劇烈改變以及自有品牌快速創新搶市,仍然難以穩住自己在貨架上的主導地位。自有品牌的持續壯大,正在大幅改寫美國消費市場的競爭樣貌。

投資者謹慎觀望,「避風港」不再穩固

隨著消費品企業面臨的定價能力受限、消費者對支出變得更謹慎,以及市場競爭加劇,一直以來都被當作市場上比較穩、比較保險的股票選擇,對投資人來說,這類股票也不再那麼讓人放心了。

Janus Henderson 的投資組合經理 Tom Lemaigre 說:「面對消費習慣的改變和自有品牌快速崛起,消費品企業勢必得尋求應對之道。」

未來消費品企業可能需要聚焦於產品創新強化品牌價值顧客關係經營以及靈活的價格策略上,以維持競爭力。這場延伸至消費端的價格競爭,可能會持續改寫美國消費市場的整體格局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零售消費
雀巢
聯合利華
美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