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騏工業(8927-TW)近年積極轉型,從原本的沙灘車製造商,大舉跨足離岸風電產業。斥資購入離岸風機安裝船(WTIV),究竟採取怎樣的營運模式,才能最大化這筆投資的效益,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是單純提供船舶租賃,讓業者自行操作,還是提供包含人力、技術的完整解決方案,將直接影響合騏在離岸風電市場的競爭力。
合騏工業
合騏工業(8927-TW)成立於1978年,從機車及零組件起家,後來轉型為專業沙灘車(ATV)製造商,是台灣少數獲得歐盟認證的沙灘車及農用載具製造廠之一。
合騏以自有品牌「ADLY moto」行銷全球,年產能約2.5萬輛。近年來,為符合聯合國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合騏積極發展電動沙灘車和電動農搬車,並外銷韓國和歐洲市場。
在擺脫虧損命運後,合騏積極活化資產,轉型投入綠能相關產業,其中離岸風電是重點發展方向。
跨足離岸風電,合騏的策略布局
合騏(8927-TW)看好綠能產業前景,除了電動沙灘車等本業轉型外,也積極跨足儲能、再生燃料等領域。近年更進一步投入離岸風電市場,發展海底維運工程,目標是提高風機發電效率、延長使用壽命。
為此,合騏積極布局離岸風電產業,期望能搶佔市場先機。以下為其具體的策略布局:
- 2024年5月: 成立100%持股的子公司— 穹海風電科技,專注於離岸風電相關業務。
- 2024年第三季: 砸下42億元購置自升式風機安裝船,規格可裝載3組9.5MW風機或2組14MW以上風機。預計2025年第一季交船回台。
- 2025年初: 完成私募股票1萬張,每股115元,共募得11.5億元,全數投入穹海風電增資案,將合騏資本額提高到10億元。後續又通過對穹海風電增資2.8億元,累計對穹海風電增資達16.5億元。
- 策略聯盟: 為發展風機組裝維運業務,轉投資風元自能科技公司,持股19.44%,藉由其擁有的Vestas、Siemens Gamesa等風機原廠認證資格和實績,強化合騏在風機組裝維運方面的能力。
營運模式選擇:租賃或全包服務,影響獲利能力
合騏(8927-TW)的風機安裝船,未來打算怎麼營運?他們考慮提供空船租賃,讓業者自己找人操作,或是由穹海支援部分人力;當然,也能選擇連人帶船的全套服務。
究竟採取怎樣的營運模式,才能最大化這筆投資的效益?這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將直接影響合騏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與獲利。
空船租賃模式
- 優點: 降低合騏的人力成本和管理複雜度,專注於船舶的維護和租賃業務。
- 缺點: 潛在客戶可能因為缺乏專業操作團隊而卻步,市場規模可能受限。
全包服務模式
- 優點: 提供客戶一站式解決方案,可擴大市場,並提高服務的附加價值。
- 缺點: 投入成本較高。
同時也與多家知名船舶和船員管理顧問公司,以及具有實績的知名產業進行合作,以戰養戰逐步建立本土能量。
無論採取哪種模式,合騏都需面臨人才短缺的挑戰。合騏也轉投資本土風力發電機組運維公司風元自能科技,希望藉此建立本土化的風機運維團隊。
合騏強調,國內長期缺乏類似工作環境,難以培養關鍵人力,初期將透過外部資源協助,逐步建立船舶營運能力。這也暗示合騏在人才培訓方面將面臨較大的挑戰。
離岸風電挹注營收,合騏的未來展望
合騏重金投入離岸風電產業,法人預估,扣除不適宜出海的東北季風季節,風機安裝船每年平均可出租245天,以日租金千萬台幣計算,每年光是租金收益就高達24.5億元,預估五年即可回收總金額42億元的風機安裝船投資。
公司表示風機安裝船的「單日租金可達千萬台幣」。
相關投資效益預計自2025年第二季起逐步顯現。不過,合騏2024年前十月合併營收年減15.51%,顯示本業仍面臨挑戰,轉型之路能否帶動營收成長,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