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GDP估計下修至+1.61%,原先估計為+2.04%
-
2023年出口估計下跌9.51%年增率,先前估計為下跌7.27%
-
第二季GDP下修至+1.36%年增率,先前為+1.45%
-
2024年GDP估計增長3.32%
-
政府預期AI晶片將提振出口
由於全球經濟困境中對其科技產品的需求疲軟,台灣政府統計辦公室於周五表示,台灣這個出口依賴的經濟體今年的增長速度可能是八年來最慢的。
預計台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從去年增長1.61%,這是自2015年的1.47%增長以來的最低速度,預算、會計和統計總局表示,下修了之前的2.04%增長預測。
該統計機構現在預見2023年的出口較去年下跌9.51%,而先前的預測為下跌7.27%。
統計機構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晶圓廠在第一季的使用率僅約60%。希望存貨減少後,利用率將增加,從而提振出口。”
然而,他補充說,用於人工智能應用的晶片的旺盛需求將幫助台灣的出口。
台灣,擁有包括全球最大的合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在內的主要科技公司,由於全球對抗通膨的利率上升以及日益加劇的中美貿易緊張,其出口一直在下滑。
七月份,受到美中兩國需求疲弱的影響,台灣的出口連續第11個月下跌,但由於人工智能應用的增長動力,情況有所對冲。政府表示,出口增長可能從9月份恢復,但更有可能從11月份開始。
該機構表示,預計2024年的GDP將增長3.32%,這是對明年的首次預測。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認為,考慮到出口的放緩,政府對今年的預測過於樂觀。
他表示:“有一個風險是,展望可能再次被下修,甚至壓力達到今年1.5%的增長。”
周五,惠譽評級預測台灣明年的經濟將增長2.8%,假設今年底科技需求回升,但也指出這座島嶼“仍然容易受到更為明顯的全球增長衰退”。
該統計辦公室也將台灣2023年的通膨前景下修至2.14%,而先前的預測為2.26%。
台灣中央銀行將於9月21日舉行其下一次季度利率設定會議,在其上次6月的會議中保持不變,這次將必須考慮如何應對通膨和疲軟的經濟增長。
該機構表示,經過修正,第二季GDP較去年同期增長1.36%,與初步的1.45%增長相比,這表示在連續兩個季度的收縮後恢復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