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薪酬案|市值若成長八倍!Tesla就給馬斯克1兆美元天價獎金

2025年09月05日 21: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Tesla(TSLA-US)董事會最新提出的一兆美元薪酬方案想留住馬斯克,瞬間在全球資本市場投下震撼彈。這份獎酬若完全兌現,代表公司市值必須在十年內成長近八倍,衝上7.5兆美元。換句話說,馬斯克的合約規模幾乎等於一家超大型企業的全部市值,與其他美國大企業執行長的薪酬相比,更顯得誇張。

以數字來看,蘋果Apple(AAPL-US)執行長庫克2022年的薪酬約9,900萬美元;亞馬遜Amazon(AMZN-US)的賈西在2021年上任時獲得約2.1億美元;Alphabet(GOOGL-US)的皮查伊則在2022年領到2.26億美元;微軟Microsoft(MSFT-US)的納德拉則約5,500萬美元。相比之下,馬斯克一兆美元的計畫直接把薪酬標準推升到另一個維度,甚至遠遠超過他自己2018年那份備受爭議、價值560億美元的方案。

支持者認為,這是激勵創新的必要手段。Freedom Capital Markets的Jay Woods指出,這樣的獎酬能確保馬斯克有誘因達成目標,股東若能跟著受惠,自然值得期待。Zacks的Brian Mulberry也強調,雖然數字驚人,但若分期獎酬都達標,實際上只佔公司成長目標的約10%,並非全然不合理。

但反對者質疑,要激勵一位CEO根本不需要一兆美元這麼多,也足夠產生激勵效果,如此「超額」的方案看起來更像是公司治理的失衡,而非單純的激勵設計。AJ Bell的Dan Coatsworth直言,Tesla曾懷疑馬斯克是否成為公司負擔,如今卻選擇「隨便喊個數字綁住他」,形同過度依賴單一領導人。50 Park Investments的Adam Sarhan提醒,馬斯克過去560億美元方案已被法院推翻,如今一兆美元的新計畫恐怕會再度引發法律與公平性爭議。

學者們也提出警告。杜克大學教授認為,不僅Tesla,其他科技巨頭乃至OpenAI等新創公司也需要大膽決策,卻不代表要給出如此獨特的薪酬條件。科羅拉多大學法學院教授Ann Lipton則指出,Tesla在德州修改了公司章程(bylaws),新增了一個限制條款,規定只有持股 3%以上的股東,才有資格對公司提起股東訴訟,削弱了公司治理的監督力。

核心問題仍是:馬斯克是否等同於Tesla?

Aptus Capital Advisors的David Wagner認為,馬斯克就是Tesla創新的關鍵人物,公司最大風險就是他離開;但也有觀點提醒,Tesla終究還是一家汽車製造商,與福特或通用一樣要面對產業現實。

馬斯克的一兆美元薪酬計畫,或許會開啟全球企業的「天價薪酬時代」。若Tesla能達標,這將被視為史上最成功的激勵合約;但若目標落空,這份計畫恐成為公司治理失衡的典型案例。問題在於:Tesla究竟需要馬斯克到什麼程度,才值得付出這樣的代價?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