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2025年10月15日⸺美國被動元件通路商 Surge Components(SPRS-US) 公布2025年第三季財報,營收年增29%至1,030萬美元,主要受惠於電子產業庫存逐步回歸正常、下游客戶補貨需求回升。毛利為280萬美元,年增14%,但毛利率降至27.7%;歸屬普通股股東的淨利年增6%,每股盈餘(EPS)達0.08美元。
專攻電容與分離式元件,立隆電子為核心供應夥伴
Surge Components成立於1981年,總部設於紐約,旗下透過Challenge/Surge與Surge Components Limited兩家子公司經營,專門供應電容器與分離式電子元件。主要產品包括鋁電解電容、整流器、電晶體、二極體、電路保護元件及蜂鳴器等,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電信設備、家電、電腦與安全監控系統。公司產品多由亞洲約16家代工廠製造,其中最大供應商為台灣立隆電子(2472-TW),佔全年採購量28%。Surge同時為立隆在北美市場的獨家銷售代理,雙方維持長期合作關係。
成長動能|庫存回補與客戶擴張推升營收
公司指出,第三季業績上揚主因為電子零組件產業經歷長期去庫存後,市場開始回補安全庫存水位,帶動採購活動回升;同時,新客戶開發與既有客戶追加訂單,也推升銷售額成長。部分關稅壓力則透過成本轉嫁與調整物流路線獲得緩解。
管理層對2025年第四季及2026年初持審慎樂觀態度,預期需求動能可延續,但提醒墨西哥出口關稅政策可能對部分客戶帶來不確定性。公司表示,將持續強化供應鏈韌性與地區佈局,以確保原物料與關鍵零組件供應穩定。
隨著全球電子業庫存調整接近尾聲,下游客戶重新進貨使中小型零組件商受惠。Surge Components憑藉亞洲低成本製造網絡、北美穩固通路與與立隆電子的長期合作關係,具備快速回補訂單與維持穩定毛利的優勢。長線來看,AI、汽車電子與工控產品對電容與分離元件的需求提升,有望支撐公司2026年營運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