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科技創新的浪潮推動下,全球資金焦點持續聚焦於電子與科技產業。台股連續六週收紅,多頭氣氛濃郁,電子族群扮演領頭羊角色,特別是 AI 相關零組件與組裝廠表現尤為突出,野村投信指出,部分強勢股面臨短線技術性拉回壓力,但中長期而言,科技股仍具備偏多操作空間。在高波動且選股難度攀升的市場環境中,主動式 ETF 以其靈活調整的優勢,成為長期投資人布局成長股的關鍵工具。
美國政府預算僵局並未引發市場恐慌,反而強化了聯準會的降息預期,進一步支撐股市上揚,特別是科技股走勢強勁。野村投信游景德觀察,輝達(NVDA-US)股價持續創新高,市場聚焦新一代 Rubin 系列 AI 晶片。同時,輝達與 OpenAI 達成的千億美元 AI 資料中心合作案,將使用數百萬顆 Rubin 晶片。台灣作為 Rubin 伺服器供應鏈的核心,涵蓋先進製程、封裝測試、CCL/PCB、電源管理及散熱等領域,將隨著 AI 資料中心的大規模擴建,持續享受高速成長的紅利。
除了輝達,科技巨頭間的合作與產品更新也為市場注入強勁動能。AMD 宣布與 OpenAI 達成晶片供應協議並取得其 10% 股權,未來數十萬顆晶片的供應預期將為 AMD 帶來每年數百億美元的營收。在電動車方面,Tesla 執行長馬斯克暗示將在年底舉辦新一代 Roadster 電動跑車的「史詩級展示」,不僅將引爆全球車迷關注,也為台灣相關供應鏈如富田電機、貿聯 - KY、和大工業、宸鴻等帶來新一波的業績動能。
野村投信副總經理張繼文分析,目前約有 12% 的 Tesla 零組件來自台灣,台灣供應鏈涵蓋馬達、線束、齒輪箱、觸控面板等關鍵領域。且 Tesla 正積極布局 AI 超級電腦 DoJo 系統與第二代 Optimus 人形機器人,台灣供應鏈潛力巨大,包括亞光(光學鏡頭)、所羅門 / 聰泰 / 達明(AI 視覺辨識)、以及上銀 / 台灣精銳 / 富田電機(機器人關節 / 減速機 / 馬達)等。隨著人形機器人市場預計於 2025 年起快速成長,加上 DoJo 系統帶動 IC 設計與算力需求,台灣供應鏈正迎來 AI 算力、電動車升級、機器人量產的多重成長動能。
張繼文進一步研判,近期相關個股已有不小漲幅,但考量輝達 Rubin 系列帶來的規格大幅提升,預期供應鏈廠商的營收與獲利仍有顯著成長空間。此外,台積電傳出將於 2026 年第一季提高 3 奈米、5 奈米製程價格,外資同步上調其獲利預估,無論是 AI 晶片升級或台積電優化獲利結構,都顯示台股未來仍具備強勁投資機會。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