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就在各國投入天文數字搶建未來能源基礎設施之際,美國選擇了:開始刪減、甚至關停綠色能源示範補助項目。從碳捕捉到儲能,從新創到巨頭,全都進入資金不確定的名單。
預算凍結、項目斷炊
能源部計畫關閉其「綠色能源示範辦公室」(OCED),同時凍結高達 90億美元的獎助資金,範圍涵蓋碳捕捉、空氣碳移除(DAC)時儲能、氫能與太陽能等關鍵領域。
不同於過去一次性啟動型補助,這些計畫原本屬於2021-2022年度兩大法案長期戰略佈局的一環,具有持續獎勵機制(如生產掛鉤激勵、資本支出補貼等)。
🔻碳捕捉(CCS):4個試點項目($309M)+ 3個整合性示範計畫($890M)
🔻儲能:6個獲補助案($350M),涉及NextEra、Westinghouse等電力大廠與多家新創
🔻DAC與氫能樞紐:多個已定案的示範基地,也出現在待刪名單上
電池與碳捕捉是政策震央
在這次政策衝擊中,鋰電池回收與次世代電池技術開發也首當其衝。像Smartville與ReJoule等專注於EV電池二次應用的新創,已傳出裁員、轉向民間融資的消息;而大型電網儲能案如NextEra的鋅溴電池示範,也陷入停擺邊緣。
碳捕捉技術(CCS)方面,本就是依賴政府補助起步,如今資金中斷可能導致整個供應鏈從「技術驗證」退回「構想階段」。許多項目已開始鑽探、初步施工,斷補意味著不只是暫停,而是「前期投入全部報廢」的風險。
整體政策操作邏輯顯示:這是一場行政資源重分配,能源部長正在重整過去兩年通過的項目清單,選擇哪些值得繼續投資,哪些只是拖延進度的財政黑洞。
展望:能源創新角色的制度重塑
這場政策變局讓人不得不思考:美國是否正在從全球綠能創新的領頭羊,變成觀望者?此時撤回政策與資金支持,美國將冒著被歐洲、中國在技術與市場上超車的風險。
此次補助取消事件,某種程度也顯示美國能源創新重心正由政府示範轉向市場驗證。政府不再當早期測試的金主,而期待民間先證明自己有市場再來談投資。
這是一場風險管理?還是錯失關鍵領先機會的開始?答案也許還不明朗,但毫無疑問的是:當全球進入綠能競速階段,美國這次踩了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