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國中央政治局於上週五承諾,將支持受美國關稅衝擊最嚴重的企業與工人,但並未宣布額外的赤字支出。這一決定令投資人失望,導致本日中國房地產類股下跌3%,儘管官方積極試圖緩解市場對成長放緩的擔憂。
目前,中國已經提前啟動今年的刺激計畫,並且準備在未來幾個月維持較高強度的政策力度,以減緩因暫時失去最大出口市場(美國)帶來的衝擊。
儘管缺乏新的刺激措施,並不代表北京放棄了今年5%左右成長目標,而是希望在與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貿易戰中保持靈活性。
Macquarie中國首席經濟學家Larry Hu表示:「現在對北京而言,全面出手為時尚早。川普撤回關稅威脅比北京撤回刺激計畫要容易得多。此外,政策制定者隨時可以宣布新刺激措施。」
北京的現有刺激措施成效如何?
📍政府支出增加:根據政府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中國政府支出年增4.2%,但收入下降1.1%,導致財政赤字達到1.26兆人民幣,創下歷年第一季最高紀錄。
📍地方債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同期發行近1兆元人民幣的新特別債券,年增近60%。
📍社會融資總量達10個月高點:中國人民銀行也加大對國有投資者的融資支持,以穩定股市。社會融資總量(中國廣義信貸與流動性指標)在三月達到10個月以來最高的8.4%。
📍非銀行貸款激增:二月份非銀行機構的新貸款達到2844億元人民幣,為2015年七月股市危機以來次高水準。儘管三月非銀行機構貸款有所回落,分析師預期四月仍會維持強勁。
如果情勢惡化,中國還有多少政策空間?
有政策顧問指出:「我們已有政策儲備,各種應變計畫都已準備就緒」。他補充說,「新政策的推出時機將取決於關稅影響的大小」。
另一位顧問則表示,政策寬鬆空間仍然「充裕」,但強調「不能操之過急」。他指出:「我們不能失去靈活性,必須先評估局勢再決定行動方向。」
政治局聲明也提到,可能進一步降息及釋放流動性,例如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但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央行尚未急於行動,因為關稅最終影響仍不明朗。該人士表示:「外部環境變化太快」,但若未來數據惡化,「央行一定會推出貨幣刺激措施」。
面對貿易戰,北京為何選擇「沉住氣」?
根據Eurasia Group中國事務總監Dan Wang表示,中國政府對內深知成長風險,但選擇不讓步於川普,以安撫國內民意。
Wang估計,中國需要2兆人民幣的新刺激措施,才能防止今年經濟成長跌破4%。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也預期,第三或第四季將推出1兆至1.5兆元人民幣的新刺激措施,但這將無法完全抵銷關稅衝擊。
Nomura中國首席經濟學家Ting Lu指出,目前宣布新刺激措施就如同「在這場博弈中先示弱」,顯得北京緊張與混亂。他認為,中國希望「展現冷靜、準備充分」的形象。
然而,這樣的策略也存在風險。亞洲太平洋區Natixis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Herrero警告:「這種策略代價非常高昂。」因為短期內若經濟衝擊超預期,未來將需要更大的政策努力才能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