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氫燃料列車商機崛起,德國、法國、義大利走在減碳交通最前線!

圖片來源:Alstom 官網

2025年3月31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全球努力降低碳排放的背景下,鐵路交通也正面臨轉型壓力。許多山區或非電氣化地區長期依賴柴油列車,這些列車雖具備靈活性,卻同時帶來高污染與碳排放問題。

氫燃料列車因具備零排放無需昂貴電氣化基礎設施的優勢,正逐步成為柴油列車的潛在替代方案。

義大利瓦爾卡莫尼卡:轉型案例

義大利北部的瓦爾卡莫尼卡(Valcamonica)地處阿爾卑斯山區,是典型難以電氣化的偏遠路線。當地即將在2025年全面啟用氫能列車,成為全國首個以氫能列車取代柴油列車的地區。

當地地形複雜,不易鋪設電網,若改為電氣化,需投入超過4.5億歐元並封閉鐵路進行長期工程。因此,氫能列車雖然燃料成本高(每公斤約10–15歐元),但整體考量下仍是成本與效益平衡的選擇。

此外,為解決氫氣供應問題,當地設置了水電解製氫設備,使用可再生能源製造綠氫,減少對外部能源依,也符合歐盟能源自主與減碳政策。

可行性關鍵:成本、能源與政策支持

雖然氫氣成本目前仍高於柴油與電力,但隨著生產規模擴大、技術進步與再生能源普及,預期成本將逐步下降。

氫能列車的發展關鍵,在於綠氫供應與基礎設施的同步完善。隨著產業成熟與規模經濟發揮,未來有望見到更多氫能列車在全球運行,為邁向淨零碳排放目標貢獻力量。

而各國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將是推動氫能列車擴大應用的核心動力。

德國與法國:氫能列車先行者

德國是全球首個商業運營氫能列車的國家。由Alstom開發的 Coradia iLint 自2018年起在下薩克森州投入服務,隨後擴展至其他邦。

法國國鐵也已訂購同系列氫能列車,預計部署於偏遠且尚未電氣化的支線路網。

這些先行案例顯示,只要具備政策支持與完善的基礎設施,氫燃料列車可逐步取代柴油列車,特別適用於地形複雜或電氣化成本過高的區域。

目前包括英國、奧地利、加拿大等多國也正規劃在非主線或郊區支線導入氫能列車,作為逐步淘汰柴油列車的過渡方案,並觀察其在實際運營中的表現與效益。

 

小結:全球可仿效的能源轉型模式

義大利瓦爾卡莫尼卡的氫能列車專案,不僅是一項地區性的交通改善計畫,更是一個能源轉型與綠色基礎建設的示範案例。

對於全球仍依賴柴油列車、面臨碳排挑戰與基礎設施困境的地區而言,氫能列車提供了環保與經濟之間的折衷選擇。

隨著技術與供應鏈逐步成熟,這類模式有望擴展至更多歐洲國家及具類似條件的地區(如智利、土耳其、印度、印尼等),成為未來低碳鐵路轉型的重要推進力。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氫能
鐵路
基礎建設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