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印度政府計劃提供高達50億美元的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在當地生產從手機到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的零組件,旨在促進快速成長的電子產業並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2023財年,印度電子產品總產值達到1010億美元,手機佔印度電子產品生產的最大份額,佔 43%。同期,IT硬體行業的生產份額為5%。
印度政府推動的「印度製造」政策促進了本土電子製造業的發展,許多主要外國智慧手機製造商已在該國設立生產基地。
印度電子產品生產在過去6年增長超過一倍,2024年的產值達到115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四大智慧手機供應國,主要受Apple和三星(Samsung)等國際企業的手機製造業務帶動。
然而,該產業因嚴重依賴中國等國家的進口零件支撐供應鏈,而面臨批評。
政策推動因素
新計畫將針對符合資格的國際或本地企業,提供總金額40億至50億美元的激勵措施,以鼓勵關鍵零組件(如印刷電路板PCB)的生產,這將提高國內產業附加價值並深化一系列電子產品的本地供應鏈。
計畫由印度電子部門設計,已確定符合激勵措施的零組件範圍,目前進入最後階段。財政部有望很快批准該計畫的最終撥款,在未來2至3個月內啟動。
印度政府最高政策智庫Niti Aayog表示,印度的目標是到2030財年將其電子製造業規模擴大至5000億美元,其中包括價值1500億美元的零組件生產。
產業挑戰與機會
根據私人智庫GTRI的分析,印度在2024財年進口價值898億美元的電子產品、電信設備和電氣產品,其中超過一半來自中國及香港。供應鏈過度集中存在風險。
零組件本地化率仍低,製造產業鏈需進一步完善以減少進口依賴。
國際企業可利用印度的政策補貼與低成本勞動力優勢,進一步拓展生產規模,降低地緣政治風險。並透過與本地供應商建立夥伴關係,減少進入障礙,促進長期發展。
隨著政策推動與投資湧入,印度有望成為全球電子製造的重要樞紐,逐步實現供應鏈多元化與本地化,吸引更多國際資本進入。
印度手機與電子協會(ICEA)主席Pankaj Mohindroo表示:「這項計劃的推出正值促進零件製造至關重要的時候,使我們能以全球規模生產電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