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跑車品牌 Porsche (P911-DE) 因電動車 EV 推進計畫延後,加上中國市場需求疲弱與美國關稅上升,22日股價下跌7%。公司上週五下修獲利預測並調整 EV 策略,預警將承受重大衝擊,進一步凸顯歐洲高端車企在全球電動化浪潮下的困境。
母公司福斯汽車 (VOWG-DE) 也宣布將因產品重組承受高達51億歐元(約60億美元)的財務衝擊,其中包括推遲部分 EV 車型,改以混合動力與燃油車填補缺口。此舉將使 Porsche 今年營業利益減少至多18億歐元。福斯股價同樣下跌7.5%,創下自2023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利潤率目標大幅縮水
Porsche 原本預估2025年的利潤率可達5-7%,如今下修至僅2%。這也是今年第三度下修財測。分析師指出,在 EV 需求持續疲弱的情況下,Porsche 被迫延長燃油車生命周期。儘管歐盟仍維持2035年新燃油車銷售禁令,但車企高層已呼籲歐盟放寬相關規定。
並表示,雖然短期承壓,但中長期仍將以營業銷售回報率10-15%為目標,相較2023年的18%,與2024年的14%已顯著下降。
自上市三年來,Porsche 股價已蒸發近半。Bernstein 分析認為,Porsche 投入數十億歐元發展 EV,卻未能打造能與 Tesla (TSLA-US) 抗衡的競爭產品。
過度依賴電動車
福斯作為 Porsche 控股股東(持股75.4%),也同步下修自身利潤率預期至2-3%(原為4-5%)。Jefferies 分析師指出,此次調整可能是 Porsche 今年最後一次下修,但將帶來產品周期與品牌定位上的挑戰,並預估公司下半年可能出現虧損。
當地交易員指出:「過去過度依賴 EV 是錯誤,現在修正需要時間與成本。」市場與工會內部則進一步呼籲福斯與 Porsche 執行長 Oliver Blume 結束「一人兼任兩家公司CEO」的局面,以專注於各自的轉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