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兆元活水大鬆綁!開放投資不限公建 首批百億將湧入物流、數位AI與綠色建設

2025年10月09日 17:06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由鉅亨網提供

為加速提升國家發展所需基礎建設的整體質量,並有效引導國內龐大且充裕的保險業資金 32.5 兆投入,國發會今 (9) 日宣布「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即日開放申請。且將基礎建設定義擴大,從公共建設延伸至「公共利益」,首批約 100 億元基礎建設投資規模,將湧向物流、污染防治設施、數位及多功能農業設施等具備公益性、政策鼓勵的民間建設。

國發會法制協調處處長林豐文指出,考量民間自行興辦的基礎建設能間接舒緩政府財政負擔,國發會積極協調金管會,成功鬆綁《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正式將更廣泛的基礎建設納入保險資金的投資範疇,宣告開啟保險資金挹注國家建設的新紀元。

國發會並於今年 7、8 月間邀集各界研商,最終確立「促進民間參與基礎建設認定原則」及相關認定機制,並自 9 月 22 日起正式函送各相關機關與民間團體並同步受理申請,預期法規鬆綁與新制上路將帶動首批約 100 億元的新台幣基礎建設投資規模。

林豐文指出,有別於過去保險資金主要集中於傳統的公共建設,這次新增的「基礎建設」概念具有更強的彈性,重點在於是否具備促進公共利益和符合政策目標的特性。認定原則明確指出,建設或服務只要具備「提升公眾生活品質」、「支持農工商生產基礎」、「加速社會經濟發展」或「提升國家整體利益」四大要件之一,經中央或地方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即使不必經由《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促參法)等程序辦理,即可被視為基礎建設。

林豐文表示,這代表包括物流中心、環境污染防治設施、數位建設(如 AI 算力中心)及多功能農業設施等具備公共利益性質、符合政府政策鼓勵的民間建設,都具備吸引保險資金進場的潛力。目前已知業者有意願投入的首批建設項目,便涵蓋了上述多個潛在領域。

為便捷民間機構申請,國發會設立了單一窗口受理線上申請,為業者釐清投資項目所屬的主管機關,避免多頭馬車。民間機構只需透過國發會網站提出申請與企劃書,國發會便會轉送中央或地方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進行實質認定。

一旦項目被認定符合基礎建設要件,將發給業者「資格認定書」,業者憑藉此文件即可向金管會申請引進保險資金。誘因在於獲得認定的基礎建設項目,將可讓保險業享有較低的風險係數,這有助於降低保險業在計算資本適足率(RBC)時所需的資本額,實質減少投資成本,使保險資金導向國家基礎建設變得「有利可圖」。

國發會作為兆元投資方案法規調適小組窗口,將持續透過「業者承諾、政府協助」的合作模式,攜手引導兆元資金有效投入臺灣的各項建設,提升我國整體建設質量並減輕政府的財政建設壓力。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國發會
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
保險業
基礎建設
公共建設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