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10月出口年增49.7%,創16年新高 AI與晶片需求強勁推升出口動能

2025年11月07日 18: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台灣10月出口年增49.7%,創16年新高 AI與晶片需求強勁推升出口動能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2025年11月0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台灣10月出口表現亮眼,在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晶片需求持續飆升帶動下,出口金額年增49.7% 至 618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亦為2009年金融危機後近16年來最大增幅。

這項數據遠超過經濟學家預期的年增31.6%,並已連續第24個月呈現年增。財政部指出,強勁的AI伺服器需求與年底歐美消費旺季,成為推升出口的主要動能。

對美出口暴增144%,晶片需求成最大貢獻來源

10月對美出口大幅跳升 144.3% 至 211.35 億美元(6,440億台幣),顯示美國科技業的AI晶片採購潮持續升溫。雖然美國對台商品維持 20% 關稅,但半導體產品暫時排除在外,台北正與華府洽談關稅下調方案。

對中國出口則小幅成長 3.2%,連續第二個月放緩。分析指出,中國內需疲弱與電子終端需求尚未完全復甦,使台灣出口結構更加傾向高毛利的美國市場。

電子零組件年增27.7%,晶片出口上升29.2%

電子零組件出口總額達 211.6 億美元,年增27.7%;其中半導體出口增加29.2%。主要受惠於台積電(2330-TW) 對輝達(NVDA-US) 與蘋果(AAPL-US) 的高階晶片出貨強勁。

2025年出口預估年增30%,全年達6,000億美元

財政部預期,隨AI應用滲透擴大、伺服器與邊緣運算晶片需求續升,2025年出口金額可望成長30%,達6,000億美元

至於11月出口,官方預估年增幅介於35%至40%之間,主要仍由AI伺服器、消費電子補庫存與節慶消費需求支撐。

政策與地緣風險仍存,需審慎觀察

儘管出口動能強勁,財政部強調仍須密切關注美國貿易政策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特別是AI供應鏈的區域集中化問題。由於政策變動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高,未來出口走勢需審慎監控。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