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佳智能值得關注 ?
根據市場調查,2024-2034 年全球 AI 醫療保健市場規模將會從 267 億成長到 6138 億美元,長期 CAGR 高達 37%,未來 10 年不僅增量金額高達幾千億美元,成長速度也相當快,充分顯示 AI 已經準備要大幅應用在醫療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優秀投資人可能會特別關注 研發出殺手級產品的新創企業,不僅能快速搶佔市場,也能為營收和獲利帶來強勁的成長動能。
例如美國 AI 醫療保健新創公司 Tempus ( TEM-US ),最核心的業務是 次世代基因定序診斷 ( NGS 診斷 ),2019-2024 年 腫瘤 NGS 測試次數 從 40,600 增加到 270,800 次,短短 5 年時間就增加約 600%;腫瘤 NGS 每次測試平均收入 從 633 增加到 1530 美元,短短 5 年時間就增加約 140%,成長動能相當驚人。此外,4Q24 Tempus 正式發布 醫療 AI 聊天機器人 Olivia,這是一款針對美國患者的 AI 個人健康應用程式,不僅能收集 來自多家醫療機構的數據,而且能提供 客製化的健康和醫療建議。市場認為,這將徹底改變美國醫療保健產業的運作方式。
那麼台灣有沒有專攻 AI 醫療保健的企業呢 ? 答案是有的,例如 長佳智能 ( 6841 ) 就是台灣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有三大產品線,分別是 醫療大數據、雲端生醫平台 和 醫療人工智慧 ( 請參考下圖 )。為了讓大家更瞭解長佳智能的發展潛力,我將針對三大產品線做個簡單介紹。
醫療大數據,長佳智能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建立「人體保健資訊資料集」,長期追蹤 300 萬名病患資料,並透過國內外雙認證之去識別化流程,提供國內外學術界或醫療院所的研究者,取得貼近臨床醫療之高品質數據,整個資料集預計可運用於 300 多項研究與產品開發。但因為醫療數據商業化的腳步通常比較慢,需要靠法規政策和長期合作關係來驅動,現階段仍是支援研究機構、藥廠、政府的應用,不容易快速變現。
雲端生醫平台,活用雲端平台優勢,協助企業或醫療機構提升服務價值與優化作業流程,目前主要提供的平台有 放射治療雲平台、腎臟照護平台、基因檢測 AI 分析平台、人壽保險 AI 平台 和 醫療 AI 應用市集。例如人壽保險 AI 平台可大幅優化並縮短醫療保險的核保與理賠流程,目前也已經和多家保險業者進行概念驗證和合作。但因為競爭對手很多,客戶導入周期也很長,需要「解決痛點」才能快速擴散。現階段的目標是多建立成功案例,一旦建立起來就會有網絡效應。
醫療人工智慧,主要提供 AI 輔助判讀各類醫療影像之軟體,成立短短不到 7 年時間,已經在全球取得 44 張醫材許可證,分別為美國 13 張、台灣 16 張、泰國 5 張、馬來西亞 5 張,越南 4 張,新加坡 1 張。為什麼多數集中在亞太地區呢 ? 其實是因為全球醫療保健成長最快的市場就是亞太地區,因此亞太地區自然成為長佳智能的發展重點,
成功取得醫材許可證對於長佳智能而言,是布局目標市場的重要關鍵,而取證速度則會大幅影響營收成長動能,企業目標為每年取得 5-10 張醫材許可證,因此,醫療人工智慧絕對是現階段最具有成長動能的產品線。
( 資料來源 : 長佳智能官網 )
2024 -2025 年是長佳智能營運衝刺的關鍵階段
截至 2024 年 12 月,美國 FDA 已授權 1016 種支援 AI 的醫療設備,放射科共授權高達 723 件,佔比高達 76%,其次是心血管,已授權 104 件,佔比 10%,再者為神經病學,已授權 42 件,佔比 4%。這也是為什麼長佳智能 AI 醫療軟體會特別聚焦於 癌症、腦部、心臟 和 胸 這些領域。也已經和 西門子 等等國際醫療設備商展開合作,採取軟硬體搭配銷售的策略,不僅銷量明顯增加,而且有望滲透到整個國際市場,這就是為什麼 2024 年開始,長佳智能營收會開始快速成長的原因 ( 請參考下圖 )
例如針對癌症開發的 放射治療器官勾勒系統,不僅可支援不同品牌的電腦斷層掃瞄設備 ( CT ), 而且能在電腦斷層影像上自動勾勒腫瘤與正常器官位置,大幅縮短原本醫師需手動勾勒的時間,銷量相當好。
2024 年長佳智能也和越南震興醫院簽署策略合作協議,將協助該院導入 4-6 項 AI 醫療軟體,目標為使該院成為越南第一家智慧醫院,2024 年已順利導入第一套產品,也已經透過大型義診完成產品測試。2025 年將會再導入三套產品。此外,長佳智能也在越南的南邊和北邊各找到一家大型代理商,預期將會為公司帶來龐大商機。除了越南以外,2025 年長佳智能也會將越南的成功商業模式複製到 泰國、馬來西亞 和 新加坡。
( 資料來源 : 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
重要結論
隨著營收規模擴大,長佳智能的營業利益率終於在 2Q24 由負轉正,達到 6.9% ( 請參考下圖 ),更重要的是,長佳智能是一家毛利率超過 60% 的企業,因此隨著經濟規模效益快速發酵,4Q24 營業利益率已經達到 19.6%,成長速度相當驚人,甚至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根據 優分析產業資料庫,2025 年法人平均預估 EPS 將成長至 1.09 元,年增 252%,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長佳智能有望進入獲利成長階段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1Q25 董事會決議實施庫藏股,預計買回 4000 張自家股票,雖然最後僅買回 2088 張,平均買回價格為 83.6 元,但也能看見經營團隊捍衛股價的決心和對營運發展的信心。
接下來就是需要考量的風險了,雖然已順利取得多國的醫材許可證,但能不能順利推廣是另外一回事,因此我們須保持關注 企業是否有接到大型合作案,越南兩個代理商是否能明顯貢獻營收,每個月開出來的營收是否趨勢向上 等等重要資訊。
( 資料來源 : 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