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週三明顯走強,在交易時段中一度觸及 $11,025,創下自 10 月 30 日以來最高水準,收盤仍上漲 1.4% 至 $10,966/噸。銅價此番反彈主要受惠於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於 12 月降息的預期升溫,加上美國市場吸收大量庫存、全球供應結構持續緊俏所帶來的價格支撐。
降息預期發酵,帶動成長型金屬行情
週二公布的美國零售銷售與消費者信心數據均弱於預期,使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接近降息轉折點。對需求敏感的工業金屬因融資環境可能改善而受惠,銅價也由此獲得新一波推升動能。在實體需求仍未顯著降溫的前提下,寬鬆預期更強化市場對銅價後市的看多情緒。
結構性短缺隱憂不變:原料不足,但成品暫時過剩
儘管全球精煉銅(成品)市場今年預估出現 35 萬至 40 萬噸的過剩,但銅精礦(原料)的供應缺口依然嚴峻。Mercuria 金屬研究主管 Nicholas Snowdon 指出,全球銅精礦今年短缺約 50 萬噸,且短缺的情況明年還會持續,這代表冶煉廠可能拿不到足夠的原料,所以冶煉(把精礦變精煉銅的工序)無法滿載運作。
ING 也強調,隨著供應挑戰延續、庫存偏低與貿易扭曲加劇,銅市從 2026 年起將面臨更緊張的供需平衡,價格上行風險逐步升高。
美國吸走全球庫存,LME 銅庫存大減 42%
今年來,LME 交易所銅庫存已大幅下降 42%,主因大量金屬轉往美國的 COMEX 倉庫。美國目前囤有全球約 70% 的精煉銅庫存,Snowdon 更預估該占比可能在 2026 年首季進一步攀升至 90%。此外,若要吸引金屬重新從美國回流至全球市場,LME 銅價勢必上漲,形成價格的結構性支撐。
多數金屬同步走強,錫價創半年新高
在銅價帶動下,其他基本金屬普遍上揚。鋁價上漲 2.5% 至 $2,868,鋅價升 2% 至 $3,054;鉛價則持平,鎳價小跌 0.3% 至 $14,910。錫價同樣受基金買盤及礦端供應擔憂帶動,上漲 1.4% 至 $38,055,並刷新自 4 月以來新高,錫現貨升水跳升至 $185,反映現貨供給再度吃緊。
展望:銅價有機會再挑戰歷史高點 $11,200
銅價在 10 月 29 日曾創下 $11,200 的歷史新高,當時主要受印尼 Grasberg 礦供應不確定性的驅動。如今在降息預期、庫存外流、精礦短缺加劇等多重因素疊加下,銅市再次呈現偏強格局。若美國需求仍具韌性、Fed 確實在 12 月轉向寬鬆,銅價重新挑戰甚至突破前高的機率正在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