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QA|2024/02/21-如何避免從循環高峰走到循環谷底這段?

圖片來源:ChatGPT

02/21直播QA

本篇為02/21直播QA沒有回答到或需要補充的內容。

QA():

請問如何避免從高峰走到谷底的這段?

存貨循環會帶動資本支出循環,存貨循環告訴我們目前企業短期的營運狀況,而資本支出則讓我們知道企業對於未來的預期。

當短期開始出現營運狀況不好的跡象時,我們可能會開始看到企業的營收下降,利潤率下降,然後稼動率開始無法滿載。

不過通常當營運開始出現衰退時,其實股價通常也早就已經跌了可能3成到4成,這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所以(理論上)我們應該在循環快到高點時就應該開始留意,但難就難在何時會是循環高點?

這部分可以透過追蹤月營收來去觀察,當營收的成長性開始趨緩,那麼通常距離高點也就不會太遠。

而股價的反應,到底何時要賣出?目前是否合理?

這還是要經過估值才能夠知道,所以當每個月營收出來之後,如果成長性還能持續往上走,那麼公司的目標價自然就能夠持續往上調整。

而做好前面這段持續的追蹤、估值,自然就能夠避開從循環高峰到谷底的下殺。

不過還有可能有另外一種情況是營收持續往上開,但股價一直往下走,然後越跌估起來越便宜!

等到開始衰退時,才發現是價值陷阱。

遇到這種情況,身處在當下一定會不知道後續會怎麼發展,因為有可能很多面向是自己沒想到的,事後才會明白。

所以直播時在2022Q2ABF例子就是這樣,那麼這時候我們就應該要多去看看法人有沒有下調評等的情況發生,或是公司的展望是否有了改變,並善用估值與分散投資的方式來去規避掉因為看錯而重傷的可能。

QA():

請問股價領先反應的部分,自己看小助理說第二季會放量,那股價會先反應嗎?

股價通常會領先基本面反應3~6個月,所以如果接下來公司第二季的展望不錯,那麼公司的內部人原則一定會先知道,金主也會知道,合作的公司也會知道,勤跑公司的研究員可能也會知道,而如果法人報告出來後大家都知道了,基本上股價對這件事情的反應就已經結束了。

那麼什麼情況下,股價才比較不會先反應?

超乎預期的時候!

舉例來說,當市場預期未來只能成長10%,但開財報或是營收時,公司卻成長了20%,那麼這種時候,市場上就會迅速反應這種驚喜,從而使股價出現較大的波動。

而在優分析的IBES預估內,就有驚喜/驚嚇幅度預測的指標!

這是根據眾多分析師對公司未來的財務績效的預測與實際值的差異。

當公司實際開出來的成績高於IBES預估的越多,那麼就說明公司業績的成長超出市場預期,那麼股價就有可能會在公布後迅速反應,反之亦然。

投資人可以善用這個指標,來去判斷公司在未來到底是驚喜的程度比較多還是驚嚇的成分比較多。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延伸閱讀:
直播QA|2024/02/21-如何避免從循環高峰走到循環谷底這段? 直播QA|2024/02/14-ROIC與資本支出循環的關係?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教學
QA
直播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