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鑄鐵與鋼鑄品製造業在全球需求疲弱、高利率環境與國際競爭加劇下,嘉鋼(2067-TW)深耕日本農機與工業鑄件市場,但因需求不振而持續虧損。面對傳統市場成長受限,公司正積極尋找新出路,轉型方向鎖定高附加價值的金屬粉末與新材料應用。
嘉鋼的核心本業仍是灰口鑄鐵、球墨鑄鐵鑄件,以及精密加工服務,產品廣泛應用於農業機械、油壓設備、汽車與管閥等零件,並以穩定品質打入日本高端農機品牌供應鏈。不過,由於日本市場成熟、增長有限,加上全球農機與工業設備鑄件市場年複合成長率僅約4–5%,嘉鋼若僅依靠傳統鑄件業務,難以扭轉虧損。
因此,公司近年加碼新材料事業,投資真空氣體霧化設備,生產3D列印用球形金屬粉末,涵蓋鈷鉻鉬合金(Co-Cr-Mo)、鈦合金(Ti64)、不銹鋼與磁性粉末等。這些高球形度、低氧含量的粉末,能應用於航太、生醫與工業製造領域,公司更已取得ISO 13485生醫級粉末認證,正式進軍高毛利市場。
在產能布局上,嘉鋼除了嘉義、唐山、太倉等基地年產能合計51,600噸,還在鹽城新建年產能3萬噸的工廠,鎖定車用傳動軸箱體與農機殼體零件,藉此強化量產與多角化基礎。
白話來說,嘉鋼過去是「把鐵水倒進模子做零件」,現在則升級為「把鐵水噴成粉末小球,交給3D印表機做航太零件或醫療植入物」。這個轉型方向,讓嘉鋼同時具備傳統鑄件的穩定現金流,以及新材料事業的高成長潛力。
展望未來,嘉鋼的挑戰在於:如何在鑄件市場持續守住既有客戶,同時加快金屬粉末在航太、生醫與電子零組件市場的放量。法人認為,若新材料事業能快速放大,公司將有望走出虧損泥淖,轉型成為高值化材料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