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母公司Meta Platforms(META-US)收購了法義眼鏡巨頭EssilorLuxottica(ENXTPA:EL)近3%股權,據傳交易金額約30億歐元(約合35億美元),未來甚至可能增持至5%。
一個做眼鏡的公司,市值竟然可以躋身全歐洲第13大企業,讓不少人”跌破眼鏡“,但這對投資人來說,也透露出一個關鍵訊號:如果AI智慧眼鏡真的能夠走進日常生活,它的潛在市場規模將不只是大,而是足以重塑整個科技產業的版圖。
這家被許多台灣人稱為「依視路」的公司,遠不只是「賣眼鏡」那麼簡單。從Ray-Ban到Oakley,從智慧眼鏡到醫療科技平台,EssilorLuxottica 已從傳統光學品牌轉型為全球最具創新力的穿戴科技與視力健康公司之一。
最新一年的財報顯示,2024年營收突破265億歐元,本業的營業利益年增10.24%達33億歐元,最新總市值為1,124億歐元。去年《華爾街日報》就曾報導Meta有意購買約5%股權。去年9月,Meta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也提到,若能成行,將是強化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的「象徵性動作」。
其實,外界並不清楚Meta這次到底買到多少股權,只是從30億歐元與EssilorLuxottica的總市值推算出來,應該只買了不到3%。Meta這筆交易不只是一場股權投資,更是看準智慧穿戴市場的戰略卡位,而EssilorLuxottica,正是這場轉型關鍵的核心玩家。
鏡片+鏡框=EssilorLuxottica
2018年,法國的Essilor與義大利的Luxottica合併成為今日的EssilorLuxottica,實現從鏡片與鏡框專業到智慧科技與醫療健康的轉型。
法國的依視路(Essilor)創立於 1849 年,是一家專注於光學鏡片的企業,包含設計、生產與銷售,致力於改善與保護人們的視力。除了鏡片產品,依視路也開發並銷售用於眼科與驗光用途的專業設備與服務,產品範圍延伸至閱讀眼鏡與太陽眼鏡市場。旗下擁有多個廣為人知的鏡片品牌,例如 Varilux(全球首創的漸進多焦鏡片,適合老花眼)、Crizal(防反光、防刮、防汙的高階鍍膜)、Transitions(根據光線自動變色的調光鏡片)、Optifog(抗霧鏡片技術)、Eyezen(為長時間使用螢幕設計的減壓鏡片)、Xperio(偏光太陽眼鏡鏡片,提升駕駛與戶外視覺表現),以及 Costa、Foster Grant、Bolon 等運動型、平價閱讀與時尚風格眼鏡品牌,產品線豐富多元,橫跨醫療與日常生活兩大視覺應用領域。
義大利的Luxottica Group S.p.A. 則是全球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眼鏡集團之一,專門從事時尚、奢侈、運動與功能型眼鏡的設計、製造與銷售,也是Ray-Ban 與 Oakley的原始母公司。它的事業橫跨鏡框與太陽眼鏡的製造與批發,以及零售銷售兩大領域,結合自有品牌與授權品牌的雙重經營模式,讓 Luxottica 在全球眼鏡市場擁有難以撼動的主導地位。
這場併購後的轉型歷時7年,如今已打造出全球最具規模與創新的視覺照護平台,Essilor 與 Luxottica 合併後所創造的公司價值,已經超越了當初兩家公司分別存在時的總市值之和,甚至比當時整個光學市場的規模還要大,站上全球第13大歐洲企業之列。
整合後的公司現擁有全球 18,000 間門市與 72 個電子商務平台,實踐真正的全通路銷售模式。
2024年區域表現
2024年EssilorLuxottica總營收為265億歐元,年增率4.38%,其中美國為最大市場,營收佔比45%,EMEA((歐洲、中東與非洲)佔比37%,亞太市場佔比12%,拉美佔比5.7%。
雖然美國是最大市場,但是成長率低於平均,排除匯率後僅增長3.1%,但去年在歐洲、中南美與亞太地區的零售成長強勁。EMEA地區強勁增長了7.9%,其中GrandVision 門市(歐洲最大的視力產品零售商之一)已有 10% 部署遠距驗光系統,全年完成超過 14 萬次視力檢查。
除了歐美市場以外,亞太區年增率9.3%,中國市場的近視矯正解決方案年增超過 50%,這種具有延緩近視度數加深的功能性鏡片已占中國營收的 25%。拉丁美洲年增9.7%表現更強,且已經是連續 16 季成長。
這些績效顯示:即使公司規模已高,但公司還是在新興市場展現了很強的市場拓展能力。
執行長 Francesco Milleri 在最新法說會中強調,EssilorLuxottica 現被公認為全球前十大醫療科技公司之一,並躋身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第八名。他表示,公司的願景是透過穿戴式科技,結合鏡片、鏡框與運算功能,打造連接現實、社交與擴增實境的新橋樑。
鏡片+鏡框+科技=智慧眼鏡
EssilorLuxottica 與 Meta Platforms 的合作,是當前全球智慧穿戴科技領域中最具代表性的跨界結盟之一,結合了前者在眼鏡設計、生產與零售的深厚實力,與後者在人工智慧、擴增實境(AR)與社交平台上的技術優勢,目標是打造出下一代智慧眼鏡平台,重新定義人們與數位世界的互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