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隨著歐洲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德國最大軍工製造商萊茵金屬(Rheinmetall AG)正處於前所未見的高速擴張期。根據公司管理層近期接受訪問與法說會釋出的內容顯示,萊茵金屬正大幅受惠於德國汽車產業裁員所釋出的勞動力紅利,加速補足其快速成長所需的人力與產能。同時,公司也罕見大幅上調長期展望,將 2030 年的銷售目標拉升至 500 億歐元(約 576 億美元),彰顯對未來需求的強烈信心。
更具指標意義的是,萊茵金屬 2024 年營收約97億歐元(約112億美元),若公司達成這個目標,代表六年內營收將擴張五倍。在規模已經很大且成熟的製造業中,這是極為罕見的成長幅度,凸顯全球軍工需求才剛剛進入結構性爆發期。
勞動力紅利:「履歷海」淹沒人資部門
在許多行業面臨缺工問題的當下,萊茵金屬卻面臨著「履歷海」的幸福煩惱。萊茵金屬全球人資營運主管Monica Wertheim揭露了公司解決勞動力短缺的關鍵策略:接收其他產業釋出的人才。
根據公司數據,2025年上半年,萊茵金屬在德國僅開出約3,000個職缺,竟收到高達12萬份應徵申請。這一現象反映了德國工業結構的深層轉變——公司正積極從汽車產業及其他大型雇主裁員的浪潮中吸納人才。
需求的職位涵蓋了白領與藍領階級:
-
白領階級: 電機與機械工程師、軟體開發人員、專案經理。
-
藍領階級: 機械與工廠操作員、焊接技術人員、飛機維修技師。
Wertheim強調,烏克蘭戰爭徹底改變了德國社會對軍工產業的看法。過去數十年,投資軍事常受到質疑,但現在由於地緣政治需求,加上汽車等傳統產業裁員,民眾開始認為投身國防工業具有「使命感」(sense of purpose),這使得萊茵金屬的雇主吸引力大幅提升。
天量訂單湧入 2030 年營收上看 500 億歐元
萊茵金屬之所以能喊出2030年營收翻五倍(達500億歐元)的豪語,並非僅靠勞動力紅利,而是基於目前手上握有的歷史天量訂單與具體的產能擴張計畫 。
根據最新的法說會資料,截至2025年第三季,萊茵金屬的積壓訂單(Backlog)已達638億歐元(約640億歐元),年增幅高達23% 。執行長Armin Papperger指出,目前超過95%的積壓訂單都已具備穩固的合約覆蓋,這為未來的營收認列提供了極高的確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