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電動車製造商Lucid Group Inc.(LCID-US)最新表示,與Uber和Nuro合作展開的Robotaxi(無人計程車)專案,雖為公司邁入自動駕駛新紀元的重要一步,但初期對資本支出(CapEx)影響極為有限,有望在不額外擴張產能的情況下實現新營收來源。
電動車製造商 Lucid Group(LCID-US)、叫車平台巨頭 Uber,以及自駕技術新創 Nuro 於今年7月時宣布將攜手推動一項大型機器計程車(Robotaxi)計畫。Uber 將投資 3億美元於Lucid,並預計自 2026年起在美國主要城市啟動部署計畫,目標在六年內導入 超過2萬輛 搭載Nuro自駕系統的Lucid Gravity SUV。
Lucid代理執行長Marc Winterhoff指出,Robotaxi所使用的車款Gravity,將於美國亞利桑那州Casa Grande既有生產線直接量產,無需額外興建工廠或投入大規模設備升級。儘管自動駕駛系統開發本身具高度複雜性,團隊僅花費五週便成功完成首輪試點,後續仍需投入工程資源進行車輛整合與穩定性優化。
瞄準重複性營收來源
目前Lucid採取的商業模式為每台車輛銷售收費(per unit pricing),也就是說,Lucid將Robotaxi車輛賣給Uber 或 Nuro 等合作夥伴/車隊業者時,一次性收取費用,就像一般車輛銷售一樣,不包含後續使用或營運中的額外分潤或訂閱收入。
但同時也表示,等到將來產業規模出來之後,將朝依行駛里程收費(per mile)或訂閱制等重複性營收(Recurring Revenue)模式發展,藉此建立長期穩定的獲利基礎。Winterhoff透露,Robotaxi不僅鎖定車隊市場,未來Level 4自動駕駛功能也將擴展至個人擁有車輛,形成消費者與企業雙軌並進的商業布局。
Lucid強調,此次Robotaxi合作不僅是新市場的拓展,更是品牌技術領先地位的體現,並為未來自動駕駛商業化鋪路。業界分析人士認為,Lucid進一步踏入自動駕駛與軟體服務領域,有望擺脫純電動車低毛利的困境,建立高附加價值的營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