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團最新預測顯示,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基礎建設上的總支出將於2029年突破2.8兆美元),顯著高於先前估算的2.3兆美元,反映出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業者(hyperscalers)積極提前投入與企業需求快速上升。
這筆驚人的資本支出意味著科技巨頭正加速擴充資料中心,以滿足生成式AI帶來的爆炸性算力需求。
花旗指出,到2026年底,超大規模業者的AI資本支出將達4,900億美元,也高於之前所預測的4,200億美元。
此外,全球AI運算需求預計到2030年需要新增55 GW電力供應,對應的基礎建設投資總額將達2.8兆美元,其中單單美國市場就佔1.4兆美元。
然而,這些投資已開始對大型科技公司的財務結構造成壓力。
由於每1 GW的運算能力需耗費約500億美元,企業不再僅依靠利潤支撐,而是透過舉債融資,導致自由現金流逐步被侵蝕。這一轉變已引發投資人關注,質疑傳統的資金來源模式能否支持如此龐大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AI在企業端的應用成果,已經成了判斷AI投資價值的重要依據。花旗舉例,像Eli Lilly、日立和Wolters Kluwer等公司,已經把AI真正用在生產流程中,這代表市場需求正在一步步轉化成實際的商業效益。
不過,未來大型科技公司在投資上還是會面臨挑戰,包括川普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來自中國低價AI模型DeepSeek的競爭壓力,都可能影響它們的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