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多少才夠養家?過來人揭雙薪真實花費地獄
在過去,雙薪家庭常被視為經濟穩定、安全的象徵。但在高物價、房價與育兒成本不斷攀升的當下,兩個人都有收入,也不代表就能輕鬆生活。根據主計總處最新《113 年家庭收支調查》,每戶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為新台幣 116.5 萬元。然而,即使月入突破 10 萬元的家庭,也常被固定支出壓得喘不過氣,生活幾乎沒有剩餘空間。即便努力節省,月底仍常出現「沒錢感」,這已成為許多雙薪家庭的日常現實。
影響「夠用」的三大關鍵因素
要回答「月收入多少才夠」,沒有統一答案。每個家庭的條件不同,但以下三項因素最能左右這個數字:
1. 居住與交通成本
在台北等都會區生活,房租/房貸、停車與通勤費常佔去大半收入。若擁有車輛,油料、保養、保險等隱性支出更不可忽視。
2. 育兒與教育開銷
孩子的教育費用是家庭支出的重點之一。從幼兒園到才藝班、補習班、夏令營,月支出動輒增加上萬元。調查顯示,雙薪家庭平均每月在育兒上的額外開銷可能超過兩萬元。
3. 生活品質與儲蓄/投資目標
「夠用」不只是能撐過生活,更要有儲蓄與投資空間。若每月收入全數用於消費,遇到突發狀況就會陷入財務危機。
從「過得去」到「舒適無壓力」:夠用的三個層級
1. 過得去(月收入約 8~12 萬):
食衣住行、保險、育兒基礎支出能夠應付,剩餘空間非常有限
2. 能安心(月收入約 12~18 萬):
能有一定餘裕用於儲蓄、偶爾休閒、教育補充
3. 舒適無壓力:
可以擁有更高品質選擇,包含出國、娛樂、額外投資等
這些區間僅供參考。實際「夠用」標準仍取決於家庭成員數、居住縣市、房貸壓力與子女年齡等條件。
三種理財分配法則,打造更有彈性的財務節奏
1. 50 : 30 : 20 法則
- 50%:必要開支(房租、交通、日用品等)
- 30%:自由支配(娛樂、旅行、購物)
- 20%:儲蓄與投資
適合開銷穩定、生活壓力不高的家庭。但若房貸與育兒支出較重,必要開支往往會超過 50%。
2. 631 法則(60 : 30 : 10)
- 60%:生活開銷
- 30%:儲蓄與投資
- 10%:風險管理(保險、預備金)
此法則偏向有長期理財規劃的家庭。不過若固定支出過高,也可能難以達成 30% 儲蓄目標。
3. PAY YOURSELF FIRST「先付自己」法
無論收入多寡,先存再花。
例如月薪 10 萬元,先撥出 2 萬作為儲蓄或投資,再以剩下 8 萬做生活開支。這種方式能建立財務紀律,避免「月底才發現沒錢」的困境。
建立可調整的財務架構:讓錢持續為你工作
在通膨壓力持續升高的時代,光靠節省已難維持購買力。要讓收入真正「夠用」,重點在於結構與彈性:
- 有意識地分配儲蓄/投資比例
成功的家庭通常會在收入進帳前,就先預留固定比例作為投資或儲蓄,避免被消費慾望吞噬。 - 檢視隱形支出
訂閱服務、通訊費、保險、停車費、交通成本等都是潛在漏洞,定期檢視可釋放不少空間。 - 家庭共識與財務溝通
夫妻雙方需就消費標準、儲蓄目標與未來規劃達成共識。金錢觀差異太大,容易導致財務失衡。 - 定期調整與檢討
隨著收入與家庭階段改變,預算與投資策略也應滾動調整,確保資金配置持續貼近實際需求。
沒有「標準答案」,但有更好的方向
雙薪家庭月入多少才算「夠」?這題沒有正解。重點不在收入的多寡,而在是否擁有清晰的支出結構、穩定的現金流,以及持續調整的能力。當家庭能定期檢視資金流向,將收入的一部分投入長期投資、建立預備金,並讓每一筆支出都對未來有意義時,「夠用」就不再只是勉強度日,而是邁向財務自由的起點。
(撰文者:永誠資產管理處 財顧團隊)
-
點擊下圖【60 秒測試 你的理財天賦有幾分?】

「永誠資產管理處」是全台合法擁有金管字號的證券投資顧問公司中「唯一首創資產管理的部門」,20 年深耕專營台灣各大科技園區,以認真、誠信思維提供客戶服務,讓努力累積財富的你,也可貼身感受理財管家的 VIP 價值。
沒有代理金融商品,不以商品銷售出發,減少你的財務漏洞!從資產配置出發,透過「專案客製化」、「服務精緻化」、「獲利系統化」,你不需犧牲時間體力,就能感受到資產提升!
「卓越投資研究團隊」加「頂尖財務顧問團隊」共同與客戶締造里程碑
▪立即加入 https://line.me/R/ti/p/%40asset88598
▪進一步了解資產管理處 https://www.ycam.com.tw/
本公司所分析個別有價證券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