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信巨頭AT&T(T-US)在2025年第一季財報中強調,其光纖與5G網路佈建計畫進展順利,即將提前達標。但在全球貿易局勢變動、美國關稅政策轉向的大環境下,外界也好奇:佈建成本會不會跟著上升?
關稅恐衝擊裝置成本,但光纖工程仍照表操課
AT&T執行長John Stankey表示,新關稅確實可能導致智慧型手機、通訊設備的成本上升。不過對於光纖網路建設,他強調影響有限。因為AT&T的光纖鋪設工作主要仰賴美國本地的工程人力,受關稅衝擊的機率較小,而且早已與供應商簽訂長期合約、推動在地生產,因此供應鏈韌性高。
根據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在AT&T推動光纖網路佈建的供應鏈中,Corning(GLW-US)、Ciena Corporation(CIEN-US)與QualTek Services Inc.為Tier-1供應商。
Corning是美國光纖電纜產業的領導者,擁有16.3%的市場佔有率,2024年光纖相關營業收入達6.15億美元。公司以高品質、創新技術著稱,並持續投入研發,與AT&T等大型電信商有長期供貨合約。Corning的產品廣泛應用於通訊、數據中心、醫療等領域。
Ciena則是一家位於美國馬里蘭州的通訊設備供應商,提供關鍵的光纖傳輸技術與WDM(波分多工)解決方案,是AT&T建設高速光纖骨幹網的主要技術夥伴之一。
另一方面,總部位於賓夕法尼亞州的QualTek則負責現場的建設與工程作業,協助AT&T在全美範圍內進行光纖鋪設與網路部署。這樣的供應鏈組合,一方面結合了先進的網路設備供應,另一方面也具備強大的施工與現場執行能力,讓AT&T得以在2025年中前達成3,000萬地點的光纖覆蓋目標,並持續朝2029年突破5,000萬地點的長期規劃邁進。這兩家供應商的穩定合作,是AT&T實現其光纖與5G融合戰略的重要支撐。
財報數據也佐證這個說法
-
第一季資本支出達4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減,主要是因為廠商融資付款減少。
-
AT&T預估全年資本支出仍維持在220億美元水準,佈建進度未見延誤。(此前公司計劃在2025至2027年間保持每年約220億美元的資本投資,以支持無線網絡現代化和光纖網絡擴展。)
-
光纖網路目前已覆蓋2,380萬個家庭,今年中預計達到3,000萬,最終目標是2029年超過5,000萬地點。
然而,今年初的時候AT&T的盈餘其實出現一波下修,與關稅成本上升無關,主要是因為各家無線網路業者為了爭奪有限的新用戶,促銷與優惠競爭加劇,壓縮獲利空間。
那用戶端有沒有受到影響?
目前還沒。AT&T指出,近期固定無線(Fixed Wireless)上網用戶也有加速趨勢,部分是因為消費者預期設備價格可能上漲,提早升級裝置。即便如此,公司仍維持全年財測不變,並預告將於第二季開始執行股份回購計畫。
目前看來,AT&T的光纖與5G融合策略成效已現,特別是在光纖覆蓋區,融合用戶數顯著上升。逾四成的光纖家庭用戶同時也使用AT&T的行動服務,提升用戶終身價值超過15%。而針對關稅的因應,公司則選擇壓縮部分非必要支出,並提前啟動原定下半年才實施的成本控管措施,以守住全年自由現金流目標。
什麼是「融合用戶」?重要在哪裡?
「融合用戶」(converged customers)是AT&T常用的一個關鍵詞,意思是同時使用AT&T光纖(固定寬頻)與行動服務(例如手機方案)的人。簡單來說,就是把家裡的網路和手機服務都交給AT&T處理的用戶。
為什麼這個族群重要?原因有三個:
-
用戶價值比較高:AT&T指出,融合用戶的「終身價值」(Lifetime Value)比只用單一服務(例如只有光纖或只有手機)的用戶高出15%以上。這代表這群人通常會花得比較多、用得比較久,也比較不容易跳槽。
-
轉換率高、忠誠度強:AT&T說「Where we have fiber, we win in fiber and 5G」,意思是只要在有光纖服務的區域,他們不只推得動家庭寬頻,也更容易說服用戶把手機服務也轉過來,一起綁進來。這樣的組合對消費者有折扣、對公司有黏著度,是雙贏。
-
市場策略核心:融合服務是AT&T成長策略的重心。他們靠著5G + 光纖的雙網路優勢,推動更多用戶成為融合用戶,以提升整體利潤與市場佔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