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過往國內外屢傳行動電源在火車、高鐵等密閉或公共場合因品質瑕疵或使用不當而爆炸起火的驚悚事件,嚴重威脅公共運輸安全與民眾生命財產。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今(5)日宣布祭出史上最嚴格管制措施,即日起將相關商品的「邊境抽驗比例一次調高 10 倍」,確保所有進口行動電源的品質與原先驗證內容完全一致,務求嚴防任何不合格產品流入市面,並對未完成檢驗程序者:將處以最高新台幣 200 萬元的重罰。
標檢局再次對廣大消費者和業者嚴正示警,行動電源內含的鋰電池產品,由於其「高能量密度、充放電效率高」的特性,一旦因為產品本身品質衰退或使用方式不當,極易引發無法控制的「熱失控」(Thermal Runaway)現象而瞬間起火爆炸,安全風險已達不容忽視的地步。
為落實最嚴謹的商品安全管理,標檢局強調,鋰電池相關商品(包含行動電源)自民國 103 年起即已納入《商品檢驗法》的強制性應施檢驗品目。所有產品必須符合嚴格的國家標準,並成功通過檢驗、取得「商品驗證登錄證書」(即 BSMI 認證)後,方能核准上市販售。
「邊境抽驗」比例提高 10 倍,官方對進口產品的抽查強度將呈十倍成長。此外,標檢局同步執行嚴格的市場購樣檢測,全面核對市售商品是否維持與原申請檢驗時相符的規格,並指派專員至各大經銷場所,檢查業者是否正確且完整地標示了商品檢驗標識。
標檢局嚴正聲明,對於任何違規行為將依情節輕重嚴厲裁處:
1. 未完成檢驗程序者:將處以新台幣 20 萬至 200 萬元重額罰鍰,並責令限期回收或改正。
2. 經檢驗判定不合格者:將視情節要求限期回收或改正,在必要情況下更會立即廢止其商品驗證證書。
此外,標準局透過「商品安全資訊網」主動揭露違規與召回資訊,如近期業者主動召回特定行動電源產品,該局官網首頁橫幅已公告相關資訊 (https://www.bsmi.gov.tw/wSite/mp?mp=1),提醒民眾注意型號並停止使用問題產品。
針對消費者日常使用,標檢局再次發出兩大安全提醒,強調安全從源頭做起:務必在購買時就認明清晰的 BSMI 商品檢驗標識(R 字軌與指定代碼),堅決避免選用來路不明或未經檢驗的產品;充電過程應遠離高溫、潮濕與易燃物,應避免「離身充電」。此外 充飽電後應立即拔除電源;若發現行動電源外觀出現破損、鼓脹等任何異常跡象,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尋求專業途徑更換。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