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目前美國對越南鞋類的平均關稅為13.6%,服飾則高達18.8%。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公布新一輪關稅名單,其中越南可能成為重點對象,這對Nike、Adidas等依賴越南生產的品牌來說,無疑是一記警鐘。因為越南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高達1235億美元,故可能被川普政府視為施壓對象。
Nike在2024財政年度中,有50%的鞋類與28%的服飾來自越南;而Adidas則分別為39%與18%。這樣的高度集中使公司在面對任何地緣政治或貿易政策變化時,難以避開衝擊。
「成本最優」已不夠看?供應鏈策略轉向「韌性最強」
從Nike與Adidas對越南的高度依賴,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單一生產地的結構性風險。隨著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全球零售與製造業者已逐漸意識到:供應鏈的穩定與韌性,遠比單一產品的生產成本優勢來得重要。
為了分散風險,部分品牌考慮轉往其他東南亞國家(如柬埔寨與印尼)。但這些地區的工廠接單量快速增加,導致生產成本上升5%-10%,而且也可能同樣面臨關稅波及,顯示轉移生產地不僅困難,風險與成本亦高。
根據Circana的數據,目前美國跑鞋銷售比2021年還高了16%,達到74億美元,但消費者信心卻降至四年新低,顯示如果價格再漲,大家可能就不太買單了。
這一切凸顯出一項核心現實:企業若僅以「成本導向」為策略主軸,將難以承受未來供應鏈中斷、政策變動或地緣衝突等外部衝擊。因此,供應鏈的多元化、彈性與長期穩定性,正成為品牌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基石。
面對不確定性,品牌只能選擇漲價或吸收成本
目前美國對越南鞋類的平均關稅為13.6%,服飾則高達18.8%。一旦關稅進一步上調,企業面臨的壓力不僅是成本上升,還包括是否能轉嫁成本給消費者的難題。正如Morningstar分析師David Swartz所說:「如果關稅真的擴大,那Nike確實會陷入麻煩。」
Nike當前已因市場份額被On與Hoka等新興品牌搶占,而面臨營收連續下滑的困境。Nike財務長Matt Friend於上個月財報會議中指出,預期下一季營收將持續下滑,而這份展望仍未考慮未來可能加劇的關稅風險。
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資深股票分析師Mari Shor表示:「現在的營收預測是基於現行關稅,如果關稅再加重,那風險將更大。」
不僅Nike與Adidas,其他運動品牌如Lululemon、Columbia Sportswear與Amer Sports(旗下擁有Salomon與Arc'Teryx)也都將越南視為主要生產基地。特別是快速成長的品牌On,在2024年中有高達90%的鞋款與60%的服飾配件產自越南,更顯其供應鏈風險的嚴重性。
越南能否巧妙避開制裁?
雖然越南面臨潛在的關稅風險,但專家指出其應對頗具策略性。例如,越南政府主動加強與美國的合作,不僅承諾擴大自美國進口、降低部分稅率,還開放由川普顧問馬斯克(Elon Musk)擁有的Starlink在當地提供網路服務。
此外,川普家族企業亦與越南合作開發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飯店、房地產與高爾夫球場項目。T. Rowe Price投資組合經理Johannes Loefstrand表示:「越南已展現出極高的地緣政治靈活度。」
前美國商務部長Wilbur Ross表示:「川普與越南關係良好,沒理由對越南徵收太重的關稅,因為像服飾這種大家常買的東西,價格一漲,民眾很快就會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