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近日拋出健保補充保費改革引起民怨,擬針對股利、利息、租金改為「年度結算」進行徵收,只要收入累計超過 2 萬元,即須繳納 2.11% 的補充保費,部長石崇良更直言「謝謝高股息、高股利者貢獻很多」,引起存股族投資人哀鴻遍野。對此,法人表示,所得替代方案不只高股息,可善用市值型 ETF、海外型 ETF 所得免稅額,為自己打造現金流。
根據新制下試算,2025 年全年只要持有 00878 超過 12 張,總年度領到 21240 元,即要繳交 448 元的補充保費;而 00919 如本季維持前次配息 0.54 元,只要持有超過 8 張,就必須繳交 425 元的補充保費,換言之,存越多扣越多,引起市場投資人震撼。
法人分析,高齡退休化議題推動國人對於現金流需求,所得替代方案也可考慮長期投資具有成長性的市值型 ETF,透過市值型 ETF 的複利累積、低配息特色,不僅為自己節稅、也更能看到資產累積的果實。
以近期熱度極高的 0050 為例,統計至 10/30 0050 成立以來報酬 1314%,以每年 250 個交易日計算年化報酬率為 12.8%,不到 5.8 年可為投入資產翻倍。4 月台股大跌以來,0050 績效回彈逾 70%,明顯優於高股息 ETF 0056、00919 的 41.1%、24.5%,今年已有不少民眾轉投市值型 ETF 懷抱,或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多元布局。知名財經教授周冠男也表示,「台灣資本利得免稅,所以不如不要領息,需要用錢的時候自己再賣掉就好了。」
不想領息的民眾也可選擇 0050 連結基金不配息級別或 TISA 級別,其績效高度貼合 0050 外,0050 ETF 連結基金投資 0050 的部位,經理費不會重複收取,經理費率除了比照 0050 外,TISA 級別定期定額連續扣款達 24 個月 (含) 以上,管理費再打五折。
另外,目前海外型商品如美債、投資級債 ETF 的配息計入海外所得,適用個人最低稅負制,於新台幣 750 萬元內可免稅 (自然人),無論單次領息金額高低,都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鑒於現階段債券殖利率皆有高達 4%~6%,建議民眾可以著眼債券 ETF 的高債息進行布局。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