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每七位國人中,就有一位超過 65 歲。在這樣的人口結構下,「長照」早已不是少數家庭的議題,而是所有中壯年子女都必須面對的現實課題。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失智人口已超過 30 萬人,預估到 2040 年將突破 50 萬。一旦家中長輩出現失智或失能情況,家庭的經濟、時間與情緒結構都會被徹底改寫。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十年的長照支出,幾乎等於一棟房的價值。
每月五萬元起跳:照護費用的真實輪廓
目前常見的照護方式主要分為兩種:聘請外籍看護或入住照護機構。
多數家庭初期會傾向選擇外籍看護,認為相對省錢;但實際上,長期累積下來的開銷並不如想像中有明顯差距。除了薪資與聘僱成本外,還包括看護住宿、膳食、醫療與替補支援等隱性支出。若再加上照護壓力帶來的間接成本,整體負擔往往遠超預期。

除了固定的開銷外,長照支出還潛藏著一連串難以預期的變數──醫療、住院、復健、耗材與交通費,甚至突發的急診與醫療狀況,都可能讓整體費用再上浮 10%~20%。換句話說,當家中長輩進入失智或失能階段,家庭每月實際需要準備的穩定現金流,往往落在 5~6 萬元之間;若照護期長達十年,等於要承擔一間市區中古公寓的價值。
隱性支出:金錢之外的代價
1. 職涯中斷與收入損失
除了金錢支出,長照還帶來龐大的「機會成本」。許多家庭成員不得不請假照顧、提前退休或轉為兼職,長期下來少掉的薪資累計可超過百萬元。對於仍背負房貸、教育費用的家庭而言,這是一場無聲卻深刻的第二波打擊。
2. 家庭關係與心理壓力
照顧責任分配不均,是長照家庭最常見的矛盾來源。更令人心疼的是,主要照顧者常陷入「長照者憂鬱」,研究顯示,其心理壓力指數比一般人高出 60% 以上。長期的情緒耗損,讓家庭關係變得緊繃,也影響整體生活氛圍。
3. 生活品質與健康風險
長時間睡眠不足、身心壓力過大,使許多照顧者最終也成為「被照顧的對象」。當健康亮起紅燈,家庭經濟與生活品質將雙雙受損,陷入惡性循環。
政府資源有限,家庭規劃才是根本
雖然台灣的長照 2.0 政策提供了喘息服務、日照中心與輔具補助,但多數補助金額有限、申請門檻高,無法覆蓋整體開支,舉例來說,長照服務給付上限每月約在 2~3 萬元,即便全額使用,也難以支應實際支出的一半。因此家庭必須建立長照財務防線,不只是依靠政府,而是從自身資產結構開始調整。
建立「長照財務計畫」的三個關鍵步驟
- 評估風險與時間長度
長照平均期間為 7~10 年,但每個人狀況不同,若家族中有失智、帕金森氏症等病史,需提早估算更長的照護期與更高的費用。,可先以每月 5 萬元為基準,推算十年約需準備 600 萬元以上的「長照預備金」。 - 檢視保障:保險是第一道防線
長照險、失能險與失智險的給付機制不同,應根據家庭成員年齡與健康狀況搭配,若希望確保現金流不中斷,建議選擇「月付型長照險」而非一次給付,此外可用醫療險補強急性醫療與住院支出,以免現金流斷裂。 - 建立「現金流式」投資組合
長照支出屬於長期、穩定、可預期的現金流支出,因此資產配置應以「月配息型基金」「債券 ETF」「定期息票商品」為主,讓照護期間不需賣資產、也能持續有現金進帳,若能再搭配專戶管理或信託,能更確保資金用途與安全性。
預防勝於應對:心理與制度的雙重準備
長照不只是錢的問題,更是一種生活結構的重組,許多家庭在照護初期只考慮「怎麼省」,卻忽略「怎麼長期撐下去」,事實上,真正理想的做法是,在長輩健康時,就透過家庭會議討論三件事:誰是主要照護決策者?若失智、失能,是否願意入住機構?資金來源與分配方式為何?
這些提早談清楚的過程,能避免日後爭執,也能讓照顧決策更有方向,長照不只是風險管理,更是家庭的愛之工程,許多子女在面對父母失智時,常陷入「愧疚」與「責任」的矛盾。有人寧願自己辭職照顧,也不願送去機構;也有人心力交瘁後才明白,讓專業照護並非不孝,而是一種更長遠的體貼,真正成熟的家庭理財,不只是追求報酬,而是為不可避免的變化留好空間,長照財務規劃,正是這個空間的核心。
現在準備 是為未來留下尊嚴與選擇權
當我們討論投資、退休金或資產配置時,往往忽略了一件事,衰老不只屬於個人,也屬於整個家庭,十年照護,花掉的不只是金錢,更是家庭的能量,提前準備,不是悲觀,而是負責任的樂觀,為長輩,也為將來的自己,從今天開始,檢視保險、建立長照預備金、設計穩定現金流,讓未來的你,能用有尊嚴的方式去面對老去的那一天。
(撰文者:永誠資產管理處 財務顧問團隊)
-
點擊下圖【60 秒測試 你的理財天賦有幾分?】

「永誠資產管理處」是全台合法擁有金管字號的證券投資顧問公司中「唯一首創資產管理的部門」,20 年深耕專營台灣各大科技園區,以認真、誠信思維提供客戶服務,讓努力累積財富的你,也可貼身感受理財管家的 VIP 價值。
沒有代理金融商品,不以商品銷售出發,減少你的財務漏洞!從資產配置出發,透過「專案客製化」、「服務精緻化」、「獲利系統化」,你不需犧牲時間體力,就能感受到資產提升!
「卓越投資研究團隊」加「頂尖財務顧問團隊」共同與客戶締造里程碑
▪立即加入 https://line.me/R/ti/p/%40asset88598
▪進一步了解資產管理處 https://linktr.ee/yongchengasset
本公司所分析個別有價證券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