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大規模風電船舶融資,東方風能 (7786) 啟動 46 億新台幣造船計畫

2025年10月01日 19: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運維支援船東方先鋒。圖片來源:東方風能

全球離岸風電投資加速,專業船舶已成各國競逐焦點。台灣的東方風能 (7786-TW) 週二(9/30)完成台灣最大規模的離岸風電船舶融資案,顯示市場正邁向更長期、更在地化的發展。

離岸風電推升船舶需求

根據 Technavio 研究報告,全球離岸船舶應用市場規模將自 2023 年的 6.56 億美元,成長至 2028 年的 8.66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 5.7%。其中,隨著風能需求上升,離岸風機安裝與相關支援船舶、維運作業船(SOV)及海纜鋪設船(CLV)等的需求快速增加。歐盟亦設定目標,計畫到 2030 年將離岸風電發電成本降至 94 美元/MWh以下。在全球需求擴張下,台灣業者也加快腳步,啟動本地最大規模的融資計畫。

台灣離岸風電船舶融資案

東方風能的融資案由台北富邦銀行與永豐銀行共同主辦,安泰銀行參與的聯合授信總額達新台幣 46 億元,將用於建造兩艘專業船舶──離岸工程船(OSCV)與維運支援船(SOV)。這兩艘船由挪威 Vard Group 建造,預計自 2027 年起交付。預計 OSCV 將投入第三階段風場建設,SOV 則負責長期運維,並已獲得開發商簽署 15 年合約。這起案件首度將兩艘船納入單一融資架構,透過現金流互補設計分散風險,突破過去銀行對高成本造船融資的保守態度。

最長年限在地化運維合作

除了融資案,8 月初,東方風能亦與風睿能源簽下為期 15 年的合作協議,創下台灣本地最長年限的相關合約。依照協議,東方風能將提供新建的 SOV,支援風睿能源旗下「海盛風電(Formosa 4)」等專案運維。這艘船舶自建造起即登記為台灣籍,並依據台灣海況設計,同時符合歐洲最高標準。雙方合作代表台灣離岸風電運維逐步邁向在地化與長期穩定。

長約帶動現金流

東方風能自 2019 年成立以來,專注於離岸風電運維服務,目前已建造或營運 18 艘船舶,涵蓋運輸、鋪纜與維運多種功能。其營運模式以長期運維合約為核心,確保可預期的現金流,並逐步擴展國際市場。主要合作夥伴包括 Vard 與 Lamprell Energy,客戶則涵蓋台灣風場開發商與歐洲業者。

營收數據顯示,公司近年成長明顯。2021 至 2023 年營收呈爆發式增長,年複合成長率超過 100%,2024 年再度推升約 36%。2025 年延續動能,前五個月年增率達 28.8%,今年前八個月累計營收突破 70 億元新台幣,年增率超過五成。每月營收波動中仍展現整體上升趨勢,主因來自船隊擴張與合約貢獻。市場預估東方風能全年營收與獲利有望再創新高。

不過,公司發展仍面臨高額資本投入的壓力。2025 年 4 月簽署的重型工程船建造合約金額超過新台幣 400 億元,同年 7 月又通過購置海纜布放系統及相關設備,交易金額約 6.32 億元新台幣,對現金流與負債結構帶來挑戰。同時,產業進度受通膨與高利率影響,部分第三階段風場案期延後,將影響收入認列時程。此外,2024 年的毛利率自前兩年的 29%–30% 降至 25.8%,反映維護成本與設備依賴度高。

(圖片來源:【月營收】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台灣
離岸風電
造船
風力發電
歐洲
運輸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