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福特 Ford 關稅陰影下的突圍:漲價預警+中國出口獲利雙線並行

2025年04月17日 14:0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25年4月1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福特汽車 Ford (F-N)正面臨來自美國本土與中國市場的雙重挑戰與轉機,若關稅政策未見鬆動,公司可能自5月起調整新車售價最快在7月反映於市場

另一方面,在中國市場的轉型策略則於去年繳出9億美元稅前獲利的亮眼成績。福特以「本地化製造+中國出口」雙軌布局,應對高度不確定的國際經貿環境。

關稅壓力恐轉嫁消費者

福特於本週向經銷商發出內部備忘錄,表明若川普政府祭出的25%汽車進口關稅政策不變,公司將自5月生產的車型起調整價格並於7月後正式反映至市場

短期內,福特將持續提供促銷折扣至6月2日,以維持消費動能。官方發言人表示,「目前庫存車輛不會漲價」,短期內消費者仍可享有優惠

銷售主管Andrew Frick指出:「若關稅政策未有重大變化,5月起生產的車輛預計將進行售價調整。」

關稅衝擊預估高達1080億美元

美國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近日發布,川普實施的25%汽車關稅,預計將使美國車廠在2025年的總成本增加約1080億美元。將包括Ford在內的車廠重新思考價格策略與產地配置。

相較其他品牌,Ford擁有較強的本土化生產基礎,約80%的在美銷售車輛為美國境內生產,受關稅衝擊相對較小,但仍難完全豁免。

川普最近表示,可能針對現行汽車相關關稅進行「修正」,釋出豁免或調整空間。不過目前未有具體政策落地,市場仍處觀望。

福特中國業務轉型奏效

儘管面對中國市場銷售低迷與本土品牌崛起的壓力,福特於2024年透過轉型策略實現逆勢突圍,來自中國的稅前獲利達9億美元

福特副董事長John Lawler表示,公司已將中國重新定位為「出口樞紐」,特別在高端車型如 Nautilus 的本地生產與出口表現上取得進展。該車款2024年在美銷售36,544輛年增達50%

Lawler指出,中國在電池、研發與製造成本方面已達全球領先水準,福特若不強化在地運營策略,恐將進一步失去競爭主導權。

通用汽車 (GM-US)選擇關閉部分中國工廠並吸收50億美元的重整成本,福特反而加碼投資出口與高附加價值車型,展現出更靈活的市場適應策略。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汽車工業
關稅
川普
中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