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趨勢】折扣時代退場,原價經濟崛起:服飾零售股的新獲利邏輯正在成形

2025年09月20日 13: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投資概念:2025 年的關鍵不是「誰降價」,而是「誰敢漲價還有人買單」。高收入族群正在把零售業拉向新方向:原價照樣可以賣出去、毛利更漂亮。其中有一家公司就是因為這個策略奏效,近期調升了全年財測,立即閱讀優分析專屬報告

在美國服飾市場,一場關於「價格」的戰爭正在悄悄展開。從Levi Strauss(LEVI-US)、Ralph Lauren(RL-US),到Under Armour(UAA-US),愈來愈多零售商開始減少折扣,測試消費者是否願意支付原價 (full-price)。結果顯示,高收入族群展現驚人的韌性,正推動產業策略出現重大轉變。

折扣時代的舊常態

回顧 2022 年,全球最大零售商在主要市場的服飾商品平均折扣幅度高達 29% 至 36%。其中,1 月與 7 月是折扣最深的月份,反映年初清庫與夏季促銷;而 4 月折扣最低。這樣的操作讓消費者「習慣等折扣」,同時長期侵蝕零售商的毛利率,形成惡性循環。

消費心態的轉變

到了 2024 年,市場調查揭示另一個現象:將近一半的美國消費者不願意在折扣區購物,原因是認為打折商品品質偏低;僅 7% 的消費者表示購買折扣品會感到尷尬。換句話說,多數人拒絕折扣品不是因為「面子」,而是因為「質感」。這也意味著,品牌只要能讓消費者相信產品「物有所值」,就能推動原價 (full-price) 銷售。

經濟背景因素:股市大漲,低收入族群承壓,雙軌消費的來臨

2025 年,這股轉型趨勢更加明顯。Levi Strauss 在 7 月調漲部分商品價格後,銷售並未受影響。財務長Harmit Singh強調,Levi’s的消費者多為收入 10 萬美元以上的群體,對價格不敏感。公司在 2025 年下半年小幅調漲價格,財務長表示毛利率已經創下新高,靠的就是更多原價銷售與品牌動能。

Ralph Lauren則在財報中指出,平均單價(AUR)自 2018 年以來已經翻倍,僅核心品項(例如針織衫、外套)就帶來 30% AUR 成長與毛利率提升。管理層強調這是「品牌提升(elevation strategy)」成果,並且消費者願意接受更高價格;Under Armour則是把 $25 Tech Tee 升級後調高售價、推出 $45 帽子與 $250 高階跑鞋,公司今年的策略重點在 premium 化與減少折扣,而這部分正逐步反映在財報上。

驅動這一切的核心邏輯是消費分層

  • 高收入族群:根據Moody’s Analytics,收入 25 萬美元以上的前 10% 家庭,如今貢獻全美消費支出的 50%。股市上漲、低信用卡負債,讓這群人消費力道穩健。

  • 中低收入族群:受制於川普總統貿易戰下的關稅與就業市場降溫,消費力道受限,更傾向追求折扣。

Nike 的客群比這三家公司更廣,定價策略也明顯展現「消費分層」思維。從 2025 年 5 月下旬開始,Nike 對成人服飾與裝備進行選擇性調漲,每件上調 2 至 10 美元;鞋款部分,售價在 100~150 美元區間的漲 5 美元,150 美元以上的高端鞋款則漲 10 美元,但 100 美元以下的入門款完全不調漲。這代表 Nike 用精準分層的方式,一邊守住大眾市場,一邊強化高價帶來的毛利空間。

在這種雙軌消費下,零售商改變了操作模式:先用原價 (full-price) 測試市場,再透過數據進行精準促銷。例如,當紐約降溫時,零售商只針對當地短期打折外套,其他地區仍維持原價。這種「靈活定價」方式,能避免全面折扣造成的利潤流失。

展望與啟示

過去「折扣驅動銷售」是零售業的基本盤,但 2025 年的產業邏輯已經不同:

  • 品牌力 + 原價策略 → 能鎖定高端客群,維持毛利率。

  • 過度依賴折扣 → 將在消費分層下顯得脆弱。

對投資人而言,Levi Strauss、Ralph Lauren這類品牌,因掌握高收入族群,短期毛利率有望穩健;相反地,中低端品牌若缺乏產品差異化,只能透過大幅折扣競爭,恐面臨獲利壓力。

簡單來說,2022 年的「折扣時代」已逐步退場,2025 年的美國服飾業,真正的競爭是:誰能讓消費者願意為原價買單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成衣服飾
零售消費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