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優分析.2025.04.13

關稅豁免新規出爐,蘋果(AAPL)產能恐加速出走中國,未來更依賴鴻海(2317)?

詳細的關稅豁免名單,請見這篇文章:投資人與科技業鬆口氣|美國海關公布免稅編碼!回溯免除筆電、晶片等高科技產品關稅 這些產品都中獎了!

但是這個清單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在鴻海集團各種產品中,並非所有都被豁免,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原因#1 清單所列的商品雖多,還是有一些沒在清單中

首先,科技產品眾多,不是每一個產品都在豁免範圍內,而鴻海(2317-TW)幾乎什麼產品都有做,所以其實還是有一些影響,幸好,最大的產品類別例如手機、電腦類、伺服器等都在豁免範圍內,但是L5層級的伺服器機櫃,還是在課稅範圍內(因為它不是直接用於運算的商品),L10的伺服器則受到豁免。

另外,遊戲機也因為不是用於運算,所以也不在本次逃生條款中,所以鴻準(2354-TW)等生產的Switch目前還是沒有被免除關稅。同樣道理,AirPods也不屬於運算類產品。

所以,不在豁免範圍中的品項目前還是面臨145%以上的關稅(如果從中國出貨的話),開頭所提供的清單很重要,還是要趕快去對照一下,因為有的公司其產品還沒被豁免。

原因#2 本次只豁免4月份的IEEPA範圍,3月份之前加徵的部分仍在

由於一波波的關稅都是累加上去的,所以包括美國對中國實施的301條款、美國貿易擴展法(232條款)以及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都要一起看。

本次豁免的主要是4月份川普新增的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而已,也就是最引起恐慌的那一次「又通稱為:全面性對等關稅」,但如果你有印象的話,其實川普於3月份時曾針對中國(20%)、墨西哥與加拿大(25%)就動用了一次IEEPA(沒錯,IEEPA被動用了兩次,台灣受到影響的是第二次),這些關稅還不在本次豁免範圍內,因此蘋果的智慧手機如果是從中國出貨的部分,目前為止仍可能還有20%的關稅。

另一個案例是智慧手錶,由於智慧手錶屬於301條款適用範圍原本就有7.5%的關稅,加上3月份對中國的20%IEEPA關稅仍在,因此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綜合關稅總計仍高達27.5%。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輕鬆讀」專欄

美國海關認定的標準會變:沒有一定的答案

以智慧手錶為例,CBP長期以來的立場是:一只手錶的原產地應以其機芯的原產地為準。也就是說,如果在某個非機芯原產國將機芯與錶殼、錶帶等組裝成完整手錶,則除了機芯以外的其他部分仍視為原本的產地產品,進而可能適用相關關稅(如301條款)。後來,2021年一個新提案指出:若錶殼在組裝成完整手錶後,符合「實質轉型」為新商品的標準,即可視為產生原產地變化,不再受限於是否與機芯來自同一國家。

可見,某個產品的關稅到底多少,最終認定標準還是在於美國海關(CBP),市場上並不會有確定的答案。像是這次的「人道走廊」、「逃生條款」也是海關公布的施行細則,並不是由美國聯邦政府公報所公布的。這種機制也給了川普政府一個可以「見風轉舵」的空間。

但可以確定的是,由於蘋果的大部分從中國出貨的產品還是受到關稅成本上升的影響,預計將加速蘋果「去中國化」的速度。

結論:蘋果需要快速轉移供應來源

目前蘋果來自中國營收比重不到20%,可是卻有八成的供應來自中國,在可見的未來,中國營收佔比仍將低於20%,而美洲銷售卻佔了蘋果總共約43%(2024年)營收。在當前的環境下正面臨劇烈供應鏈重組壓力,蘋果公司勢必要更快速調整生產策略,以分散對中國的高度依賴,未來蘋果可能更加依賴鴻海來迅速分散供應來源。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關稅
數據分析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