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GM 退出無人計程車市場,2025押注 L2/L3 駕駛輔助,預計市場成長 2 倍

圖片來源: 達志影像

2025年2月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不再燒錢搞無人車,GM 改攻 Super Cruise

過去幾年,美國通用汽車(GM)砸下大筆資金發展自動駕駛計程車,旗下的 Cruise 部門曾是這場賭局的主角。但這條路燒錢又難賺,GM 最終選擇放棄,轉向較容易商業化的駕駛輔助技術Super Cruise

GM 計劃在 5 年內讓這項技術帶來 每年 20 億美元 營收,從完全自駕(L4/L5)轉向部分自動化(L2/L3)​。

Super Cruise vs. Tesla Autopilot:誰的策略更聰明?

Super Cruise 和 Tesla 的 Autopilot 都屬於 L2 級駕駛輔助技術,可以在高速公路等特定情境下讓車輛部分自動行駛。但 GM 在監管要求上走得更保守,強制使用駕駛監控系統,確保駕駛者不能完全撒手不管,這讓它在安全性與監管合規性上略勝一籌​。

此外,兩家車廠的收費模式也不同:

GM 採訂閱制:買車後 前 3 年免費,之後每月 $25美金 或每年 $250美金。

Tesla 走一次性買斷模式:FSD(完全自動駕駛)方案一次買斷 $12,000美金,但仍需要駕駛介入​。

GM 這種「軟體即服務」的策略能不能成功,關鍵就在於消費者願不願意長期續訂。

市場不買單?GM 仍難獲科技公司估值

雖然 GM 想靠技術轉型擺脫「傳統車廠」的標籤,但市場並不領情。Tesla 目前以 120 倍本益比(P/E) 交易,市場視其為科技成長股;GM 則只有 5 倍 P/E,仍被視為老牌製造業者(傳產)。

此外,美國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可能加徵關稅,也讓投資人對 GM 的前景更加擔憂,導致其股價近期下跌​。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數據庫

Super Cruise 訂閱能帶來穩定收入嗎?

目前,Super Cruise 在市場上的增長速度不錯:

2024 年:18,000 名試用用戶中,20% 願意付費續訂

2025 年:有 33,000 輛車 進入付費期,GM 目標是讓訂閱營收翻倍

整體市場擴張:GM 預計 2025 年 Super Cruise 車隊將從 36 萬輛擴增至 72 萬輛以上​。

這套技術需要額外硬體(攝影機、雷達、駕駛監測系統),但 軟體業務的毛利遠高於造車,如果續約率夠高,GM 就能靠這套駕駛輔助技術建立 長期循環收入,甚至增強品牌忠誠度​。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自動駕駛
自駕車
汽車工業
熱門搜尋